“实践论”总体上讲的是辩证唯物论的认知论,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对辩证唯物率还不清楚的朋友们可以看我的上一篇文章,“读《毛选》矛盾论,带你看清事物的本质”)
要想理解“实践论”,就必须先了解“知和行的关系”,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践论中讲到了:人的认知,主要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与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的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这也是人类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当然,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很多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知,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学习文化生活中,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了人和人的各种关系。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是对自然界,还是对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局面。
实践论的观点: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离不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的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
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学习过程等),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知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那么人的认知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又服务于实践呢?这需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
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比如:外面的人们到长沙来出差考察,头一二天,他们会看到了长沙的地形、街道、建筑,接触到许多的人,参加了各种聚会,品尝各种美食,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种片面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接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几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知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的体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的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
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过程。这也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
于是这些来到长沙出差考察的人们,集合了各种材料,加上他们的逻辑分析。得出了“长沙这个城市非常有活力,商业环境氛围很好,是个投资的好城市”这一判断了。
判断与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知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知的阶段。认知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思维,到达了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了论理的认识。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时,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知表现为论理的;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起来了。
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了表象问题,论理才解决本质问题。所以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
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有很多人认识当今这个时代,互联网发达,完全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然而他们却忘记了,那些通过文字和技术传达到秀才眼里的“知”与从实践中得来的“知”其实是完全两个概念。如果间接地,片面地去理解这些“知”,得到的论理肯定是错误的。
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现实,投入某种或某些事物当中的实践中去,才能触到到那种或那些现象,也只有亲身参加到实践的斗争中,才那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并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走着的认识路程。
知识的问题是一门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假与骄傲,决定地需要倒是——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知识的总体而言,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
常常听到一些人在接到工作任务时会说出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地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的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历过一个时期,他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详细分析之后,他也就觉得有把握了。
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
这里有两个重要要重点指明:第一个,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如果以为理性认识不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那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理性的东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个是认识有等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者方案;然后再应用这些思想、理论、计划或者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或者方案在该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末,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参加工作实践,刚开始时很笨拙,因为开始时他只能收到到一些感性的认识(环境、人物、材料),对于工作的内容与核心还不能掌握。还没有形成概念,没有转化为理性。自然是笨拙的!经过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对这些感性的认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工作慢慢上手,开始形成了概念。这时感性的认识转化为理性的认识!也就可以总结出思想、理论、有了工作的计划与方案。这时他的工作也就开始正常地实施了。这个时段,也就是经过实践得出了理论的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
如果按时他的思想与理论制定出来的计划或方案,能够达成即的工作目标。那说明这整个认识过程是正确的,这整个实践过程也就完成。如果他的思想与理论制定的计划与方案,不能完成既定的工作,那说明这其中出现了错误。需要在实践中找出,并加以改进,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再重新回到实践中去。这一过程周而复始,直至达成目标。这一认识过程过算完成!
最后总结: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论,也就是实践论!
还是那句话,既然是讲实践论,从我这看到的跟你自己读原著还是会有很大的区别。要想真正从实践中去理解实践论。建议大家读读原著,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