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
成长思维
新知:
自主学习力
成长思维 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畏难情绪、逃避怎么办?
1、全球奖金最高教育奖得主卡罗尔.德韦克将思维模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思维,一类是成长思维。畏难的孩子还没有建立成熟的成长思维。成长思维可以使孩子处于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认知的状态,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本领,成功实现从不懂到懂的跨越,并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克服困难。
2、如何在学习中引导孩子克服畏难心理,让孩子成功建立起成长思维。
1)让孩子有信心而不是对他埋怨指责。
想一想,孩子是怕作业、怕老师、还是怕家长?
如果作业只是有点难度,家长循循善诱帮助孩子解决不懂的知识点就可以。小技巧,孩子写完作业之前先做好15分钟复习工作,可以用更短时间完成作业。老师讲解的重点问题,需要掌握的基本数学公式,上一次课堂作业中出现的错题,排查还有不理解的地方。
如果怕老师,家长心理疏导,了解为什么怕。老师是个普通人,也有优缺点。不要苛刻的眼光,建立新纽带,说,见到老师了,老师夸奖你了等。让孩子对老师产生好感。
怕家长,家长的指责。家长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了解孩子的专注力和理解力是成长阶段的正常反应,另外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引导式的鼓励。
2)用苏格拉底的追问,引导孩子理解、分析困难。
家长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让她自己寻找答案。不断追问,刨根究底,激发学生原本已有的知识体系,以此产生新的知识。不断问孩子为什么,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并称希腊三贤。
3)家长要理解15%原则,让孩子明白有点儿难度是常态,说明你正在成长。
每次学习好85%的知识是已知的,15%的知识是未知的,这样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4)问题前置,家长要提前准备,别让孩子像旱鸭子上架。
孩子上课听不懂老师的授课内容,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孩子知识储备是够用的,只是孩子的听课习惯不好,走神;另一种情况,孩子很努力理解,可就是听不懂。这种情况源于早期启蒙教育没做到位。
孩子在启蒙的年龄学叫做培优,孩子因为学习成绩跟不上不得不学叫做补差。
3、17岁之前属于可塑期或者定型期,7岁前孩子可塑性最大。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行动起来,尽早解决问题,针对孩子的不足,制定专门的补习计划。
旧知:
1、启蒙教育没有好好开启,当时觉得孩子还小,没有及时陪伴,孩子缺乏安全感。
2、没有培养孩子的成长思维的习惯。
3、不会用苏格拉底的追问,引导孩子理解,分析困难。
如何做:
1、了解孩子畏难的具体原因。
2、不埋怨,先复习再做作业,养成好习惯,培养自信心。
3、自己学会用苏格拉底提问法,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而不是用作业帮扫一扫,给她看。家长不能偷懒。
4、理解15%原则,在日常教育中掌握好难度,分辨好难度。
5、针对不足,制定补习计划。依靠成长思维,通过不断学习,完成从不懂到懂得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