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孩子主动提出基础测试要争取满分,结果最近连默写都没有一次能够通过,背不会,背会了写不对,很多字一会儿会写一会儿又不会写了。基础测试下来远远落在最后,周四上课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听课了,开始和同桌说闲话。发信息给家长,让帮帮孩子默写,多背一会儿,多写几次就好,没有接到家长的任何反馈;我只好叫孩子下课来我办公室再写,结果孩子躲着不来,始终回避我。孩子在这样的集体里跟不上了,努力了一下,没有结果,不愿意再努力,原来不努力养成的散漫习惯回来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得多复习几次。
周五在孩子的作业本上写了一句话:你忘记我们的约定了吗?孩子接下来的那一节课忽然又很积极地回答问题,只是不再来找我重新默写了。这样的学生已经在所谓的“均衡教育”里只剩下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丧失了主动学习的义务。
班里还有一个孩子骨子里很厌恶作业,找各种理由不能按时交来,她认为听课就能学会,这次单元测试考得还不错。可是我担心,她死记硬背了很多分析文章的概念,每次像套公式一样回答问题,她感受不到文学之美,更缺乏温润的情怀。我找来她说:咱们能不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待作业:首先我必须要完成作业(这个认识大部分孩子目前还是愿意认可的);其次我不是一个完不成作业的人,我只是不太会管理我的时间。我接着简单说了说怎么划分自己的时间。但是直觉告诉我她不想听了,我只好说你走吧,她扭身就说:我以为她要骂我了,吓死我啦!原来啥事儿也没有!
彼此都不在一个轨道上,多说无用,我还得想别的辙。
一个孩子在一次写解词的时候竟然是0分,五个解词全部空着,可事实是他知道大意但是认为必须完全按照课下注释来写。我反复说你可以写大意,力求准确理解准确表达即可。他并没有按照我说的做。我认为他有些刻板。后来发现他的造句有些自主创新的东西,我勾画出了那些有灵气的句子,让他读给大家听。在大家的欣赏下,他用心写每一次造句,开始珍惜自己的创作。
接下来就有了一次课堂上的全班诗歌创作,他被小组推出来展示,可是他没有自信朗读,让同学代劳,结果同学断句都错了,他生气极了,说同学糟蹋了他的东西,那个时候我看到他身上张扬着青春的光芒,多么美好。
后来,他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认真参加默写。可是依旧错的很多,成绩始终不理想。
再后来,因为没有明显的进步,他慢慢地剩下了努力的形式,缺少了努力的激情。周五找他谈了一次,希望下周好些。
总体上来说:孩子大多想努力一下就看到结果,看不到结果就会放弃最初的努力——这就是一种浮躁,刚撒下种子就想变成参天大树。孩子们得有一些受挫能力,更得有持久的努力。老师和家长更不能浮躁,其实这几个孩子的问题如果被我粗暴地责骂一次,至少能好几天。可是因为害怕而服从并不能帮助他们从内心改变。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有几个人能接受这种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