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听了大家独到的见解,我觉得眼前一亮。如果说从生活中获取素材是写作的肉。那么,在生活中读书就是写作的骨。大量的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知识和素材,提供表达方式,写作技巧方面的范例,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我们在教学写人的文章时,中年级和高年级,对写人文章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中年级的习作重点是抓住人物的外貌、兴趣、爱好等等,进行人物特点的片段描写。而高年级则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细致的刻画。学生通过观察,积累到了素材,那么下笔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你比如说好多孩子喜欢写妈妈,我的妈妈个子不高也不矮,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让我觉得很温和,就像这样的语言泛滥在孩子的文章之中,似乎我们的爸爸妈妈都长一个模样。那么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引导孩子们进行实际的观察,看到我们父母或者其他人物外形上独到的特点,同时要结合我们读书中积累的一些人物选描写的经典片段。比如《詹姆斯与大仙桃》中对两个姨妈的外貌描写就相当的独到。可恶的海绵球姨妈像“一颗巨大的煮过头的卷心菜”;大头钉姨妈则长得又细又长,皮包着骨头……“每逢生气或者激动的时候,一开口唾沫星子就会从嘴里喷射出来”。然后高年级可以推荐老舍《四世同堂》中对金三爷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那,我不放心!”金三爷脸上的红光渐渐的消失,他的心象上紧了的钟弦,非走足了一天不能松散。到晚间,回到家中,他才觉出点疲乏,赶紧划搂三大碗饭,而后含笑的吸一袋烟,烟袋还没离嘴,他已打上了盹;倒在床上,登时鼾声象拉风箱似的,震动得屋檐中的家雀都患了失眠。那么学生在读中揣摩着这种细致独到的表达方法,就能将自己对人物特点的认识进入到一个深入的阶段,这样我们把生活中的观察和生活中的阅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必将达到作文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听了同伴们的交流,我迫不及待的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张老师的课,在两个校学生手拉手交朋友的活动中展开教学,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设计,不仅拉近了学生与学生的距离,更拉近学生与习作教学的距离。尤其让我觉得非常敬佩的是,张老师在写作内容的指导上真是恰如其分。我们都知道,信啊,他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文体,写的内容真是太广,想写什么其实就可以写什么。但是正是因为内容过于广泛,而使得学生往往无从下笔,或者是泛泛而写。而张老师呢,他巧妙地抓住了两校学生初次相识的这个切入点。引导学生重点交流的是,怎么让对方更好的认识自己。那么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自己真正的生活体验,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自己相关的其他的一些所有的内容,甚至包括自己的家人,自己希望与对方交流的一些话题等等,那么这样一来,信的内容就在学生的思维中展开了全面的交流和触碰,学生有可说的,有可写的,自然就可以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说课堂上老师的一点星星之火,可以燎起学生的思维之原,我们只需要做个点火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