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深远。特别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已经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如今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就是如何去打造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更是一个改革教学结构,促使学与教达到最优化效果的重要过程。
首先,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从教育者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
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倡导的理念是“教育者中心”,其重要的表现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忽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爱好和特长,主导整个教学过程,作为课堂的实际控制者,一味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专制的教学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同时也打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者中心”,强调了学生应该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育方法应该时刻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应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实现直观教学,将枯燥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图片、视频,甚至是引导学生进行仿真模拟操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其次,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把教师单纯当做知识的传授者是一种传统的教育观点,面对现在急速更新的知识体系和高速发展的社会,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提升能力和生存适应性,就必须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翻转课堂”、“微课”等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应运而生,使学生的学习可以先于课堂,而课堂也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开放空间。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生在动手实践和思维的碰撞中,自主地构建了知识体系,形成了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为个体成长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再次,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传统教育的评价方式“唯分数论”,片面追求高升学率,教育中过多关注结果而忽视了过程。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急功近利,忽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转而关注应试策略,同时也造成教师不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及发展过程,忽视了引导和帮助,更加忽略了过程对学生能力提升的积极影响。因此,教学评价当中引入大数据,使教师能够以大数据作为依托,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优势劣势。更准确地对症下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扬长避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经历学习的过程,增强感知。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也使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充满了局限性: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不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庞大的课程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的渗透实现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正如项目式学习所倡导的,跨界思维和综合实践,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性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从强调关注学科,转为强调关注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
总之,通过第一模块的学习,自身的教学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也对今后的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