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5个点。
一、时间维度
不管是选择、需求、还是价格,引入时间维度以后,需求就有了急躁和耐心之分,价格就有了现值和期值之分,商品也有了现货和期货之分……那么,现货和期货该如何交换,以实现更大的幸福呢?
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出版了一本书——《利息理论》,虽然相关的各种概念,比如收入、回报率和利润等,在这本书之前早已经存在,但直到费雪的出现,利息理论相关的概念和问题才得以系统化和清晰化,从而坚实地奠定了利息理论的基础。费雪认为,利息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现象之一,它起源于时间,起源于人的耐心。只要是与时间有关的现象,都涉及利息。而根据时间的维度,世界上所有的产品、商品、资源,都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易耗品,一种是耐用品。
二、不耐
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希望早一些消费,因为早一些消费是确定的消费,晚一点消费就是不确定的消费,这种概念又被称作“确定性偏好”,或者“不耐”。不耐,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急躁、不耐烦,是每个人都有的自然倾向,但是每个人不耐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就像有的人喜欢现货,有的人喜欢期货,这两种人之间就会产生交易,也就是不耐产生了交易。
三、期货,对抗未来风险的不确定性
风险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所特有的,没有人能够彻底消除风险。人们用了很多种不同的产品来对抗未来风险的不确定性,比如储蓄、保险、期货合约和期货市场。
期货合约起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重新分配风险。有的人喜欢风险,让他们承担风险;有的人不喜欢风险,让他们少担风险。就像是正和游戏——人们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重新分配风险以后,每个人的幸福感都得到了提高。
四、比较优势原理
比较优势原理,最早是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来的,这个原理的含义是说:在一个社会里,每个个体如果把有限的资源,包括时间和精力,只用来生产对他们来说机会成本比较低的那些产品,然后和别人进行交换,这样整个社会产品的总价值就能达到最大,而且每一个个体的境遇都能得到改善,而不论他们的绝对生产能力是高还是低。观点的核心,讲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总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生产项目,专注这种生产项目然后跟别人进行交换,个人的财富能够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也因为分工与合作而大幅增加。
而另一位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在分工协作原理上也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哪怕是天生禀赋一样的人,只要专注某个细分领域的生产,就能够减少在工作当中切换往返的成本,能够熟能生巧,能够让机器的替代成为可能。《国富论》里面就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
一个没有受过训练的工匠,即使竭尽所能,一天也做不成一根别针。但是把整个工作分成18道工序,配备十多个工人,抽铁线、拉直、切断、削尖、磨平……每道工序都可以用机器设备来辅助。工人们努力工作,一天下来,能够做出12磅别针,相当于每人做出4800枚针。
了解了比较优势原理,我们再看看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之一: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所谓贸易顺差,就是A国从B国进口的产品,多过A国向B国出口的产品,于是货币净流出的A国就出现了贸易逆差;反之,就是贸易顺差。
一般,我们谈论贸易顺差或逆差,都是针对两个国家举例。但是实际上全球是一个大的共同体,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复杂多样的,所以在国际分工和合作中,每一个国家专注于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益。
五、有关竞争的两种状态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我们可以确定从事哪个行业的生产更好。但产品生产出来以后,该如何定价呢?关于定价,经济学里有两个概念——完全竞争状态和不完全竞争状态。
完全竞争状态,是指市场里有数不清的买家和卖家,交易的都是同一种商品,任何一个人都不能通过控制买卖量来影响价格,因为个人的量和整个市场的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与此同时,任何一位买家或卖家,都可以随时进出市场,市场的信息也是完全自由流通的(买卖的商品是什么,价格多少等),整个市场的交易费用也很低,没有讨价还价、尔虞我诈的过程。这样的一个状态就是“完全竞争状态”,也被经济学家称为“理想竞争状态”。
不完全竞争状态,是指市场上每一位卖家所出售的产品,在品质上都不一样。同时我们也假定,在这样的市场里,信息不完全流通和对称,交易费用是正的,存在讨价还价、尔虞我诈的现象。在这种市场里,卖家具备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他们对价格和产量具有一定的操控权。
从概念上来看,大多数人都认为,真实生活中的市场,最好是完全竞争的状态。但是事实上,所有的厂家生产同样的产品的状态,是静止、僵化的、落后的状态,并不可取。反而,每一位供应商孜孜不倦,力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满足社会更多需求的状态,才是理想的竞争状态。
现实生活中,衡量某一市场竞争程度的主要标准是,看这一行业的入口是否设置了行政障碍。有,就说明竞争程度有限;反之,则是激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