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于茶有着一种无法言喻的牵挂,或许是出生自人人都喝茶的福建,或许是对悠久流传茶文化的怜惜,或许是对人生如茶拿起放下的期往;总之,一切有关于茶的事务总能引起我的关注。于是当家人提及周末的英语角活动要带大家到花楸山采茶、做茶,我丝毫没有犹豫就应允要参加。一路上欢歌笑语,心情愉悦;很快,车子便进入了山区。雨后,清新的空气,幽静的山林更让人内心宁静。到达目的,主人家为大家准备了自制的绿茶。看干茶,条形卷曲,色泽深灰,略带茶毫;轻嗅干茶,虽无名优绿茶常见的豆香,但淡淡的清香也算怡人。开汤冲泡,茶叶在玻璃杯中翻滚沉浮;干茶在水中慢慢的吸水,伸展,渐渐色泽回绿;舒张过后,可以看到大部分茶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水温略凉,轻酌一口,淡淡茶味在口中蔓延,虽不苦不涩但也欠缺饱和感和韵味。茶非名优绿茶,茶具也非惯用的功夫冲泡器具,可在绵绵细雨略带冷风之中,品饮这一杯产自本地的温热绿茶却极为惬意。
午饭过后,主人家引领我们到他的茶园采茶,体验茶的采摘、制作。清明过后,茶叶生长速度很快,新出的芽头不再像清明前那般饱满,从茶的专业角度,这样的茶已经失去了丰富的内含物,特别是氨基酸含量会大量下降,制成的茶将不如清明前的第一批茶那般滋味丰富、饱和甘甜。可对于我们来说,这新出的嫩芽与叶依旧带着春天的气息,包含生命力;采摘它们一样让孩子们充满好奇与欣喜,这便已足够。带着自己辛勤劳动采摘的茶叶,回到主人家,准备自己动手炒茶。绿茶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采摘--> 杀青-->揉捻--> 干燥。杀青的目的是为了破坏酶的活性,蒸发水分、产生香气。主人家有一个炒锅,我们就用炒青的方式进行杀青(除此之外,还有烘青、蒸青、晒青的方式)。通常情况下,一次炒青多会有好几斤的鲜叶进行翻炒,炒锅温度将达到300度以上,这样才能确保茶叶温度达到70度以上来破坏酶的活性。可是我们采摘的茶青太少,估计还不到半斤(感叹手工摘青的不易),我们就不用担心受热不均的问题,炒锅温度也就不必太高。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受不了锅的高温,必须得戴着手套(要知道高超的炒青师傅都是徒手炒青,方便他们精确感知炒锅和茶叶的温度)。虽然技术超烂,虽然时不时有炒焦的气味,终于,还是进入到揉捻的流程。揉捻的目的是为了塑造条形,同时能够进一步破坏细胞,让茶叶的内含物在冲泡的时候容易释放,提高茶的滋味浓度。再次,因为茶青太少,没法很好的造型,稍加揉捻过后,茶叶重新回锅进行干燥。在干燥期间,可以再次取出进行多次揉捻造型,回锅打散。最后茶叶终于干燥成形。整个制作过程,没一刻停歇。再次感叹,一杯茶,来之不易。
茶叶制成,小朋友每人拿个小袋分装分享。自己亲手采摘,现场制作的茶叶应该是其他茶无法比拟的吧;虽然,茶本身已是清明后的茶,可是倾注了自己的辛勤劳动。这是否就如对孩子的陪伴,倾注心血,于是格外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