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给16年下了一个定义,认为今年是“网红元年”。这个说法呢,还是比较靠谱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今年是开创了网红经济“变现”的一年。简单来说就是,做网红能挣到钱了,干赚吆喝不赚吃喝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究竟网红因何而红?网红又能红多久呢?资本会不会持续角逐优秀网红?且听我一一道来。
◾网红为何红?
首先需要肯定的立场是:网红已经是互联网环境下孵化多年的产物,已然具备了摧枯拉朽开战传统媒体的资本。总的来说,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网红,已经不是单纯传统媒体的采访、创作、编辑的模式,而更多的是新奇内容的创意加工或是风格特立独行的自媒体,前者的突出代表是PAPI酱,后者则是咪蒙。网红的“红”,体现在“个性化”和“原创”。
个性化程度较高,风格统一的单一作者自媒体,原创是粉丝基础,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化的表述往往能够吸引具备相同喜好特质的、有共同需求的粉丝。互联网时代,读者大多希望在媒体上看到“我”,也就是自己生活中的样子,从而引发共鸣。而单一自媒体则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特性,写读者所想,追逐热点写读者愿意看的文章。对于作者自身的IP打造而言这无疑是有利的,而这也凸显了一个问题,大多数的自媒体“哗众取宠”有余,“深度思考”不足。
浮于表面的文章太多,没有真的深入问题根本去探讨。专业型的公众号喜欢用数据和模型去取悦读者;情感和鸡汤型作者则是用根本不存在或是虚构成分较多的内容来获取好感。本质上来讲,这样误导读者的文章,还是少点了好。
而像诸如“十点读书”、“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此类的公众号,姑且把他们归类为网媒,他们更像是网络时代的“读者”和“青年文摘”,形不成自己的风格。诚然现在依然在风口上,但是前景并不明朗,究其原因,在于编辑并不能把控每篇文章或是视频的质量,读者黏性不强,大量的投稿量和良莠不齐的推送总让人有鱼目混珠之嫌。
◾网红能一直火下去吗?
说到这个,我想用一个类比,网红之于媒体,好比个体创业者之于企业,道理是想通的。个体创业者为什么能存活?因为提供了个性化程度高,可定制的商品或服务,而获取这些服务的成本远低于市场平均价格。首当其冲,关注网红的成本比起那些演唱会门票动辄上千的明星,是更经济的选择,微博、直播平台、公众号、网络电台等互联网手段已经大大降低了关注成本。其次,则是网红们层出不穷的新奇手法和内容在大众媒体上得不到满足,这种“猎奇”心理使得观众们更乐于见到“自古套路得人心”的网红们。最后是持续创作能力,这是区分一线网红和二、三线网红的重要指标,能不能持续有新的、惹人眼球的作品才是能否持续吸引关注的标准。这一点,也是高晓松、逻辑思维这类非传统网红在13年已经在网络电台先声夺人的同时还能一直保持高人气的原因。
◾什么在支撑网红经济?
网红经济的发展壮大,是“泛娱乐”概念在大众群体中发酵的一个很好例证。网红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是大众心中“明星梦”的一个集体喷发的结果。全民皆兵的年代,成名已经从传统的艺术类院校选拔的1.0变成草根选秀的2.0,再到现在的网红3.0时代,网红是具有时代特性的产物。
◾资本市场的态度
最后谈一谈资本市场对于网红经济的态度。资本对于网红的态度属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表面,摆出的是我谨慎不看好的姿态,背地里都在卯足劲,不愿错过这趟“网红号”专列。5月份PAPI酱拿到风投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标志着资本市场对于目前“内容为王”的网红市场还是有着不小的兴趣。
◾写在最后
无论是否认可,网红的风暴已经席卷了整个行业,改变行业规则的同时,我想大家都期待着更多有才华、有头脑的网红去定义一个属于大众的时代,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