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态无非如是。接近放假的时候因为很闲,所以在网上找各种各样的电影来消磨时间,然后看到了李安的三部曲,我心想就看这个好了。
7月份左右将《喜宴》和《推手》看完了。那个时候的李安的电影似乎和平常看到的电影有些不同,以前看的电影大多是带有一些 言传身教的意味,有些东西导演表达的很强烈,所以我们也可以从里面轻易的感受到导演的意图。但是看李安的三部曲,反而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就是感觉他只是在表达一个故事,描述一段人生,也不予评价,不置可否,看,我要拍的已经拍出来了,你们自己慢慢体会去吧。
《喜宴》讲述的是一个男同性恋为了让父母放心和女留学生假结婚,他们自己的感情也遭受到了危机,最后男主还是向父母坦白了,但是偏偏女主又怀孕了,最后父母求着女主生下小孩,然后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是这个结局却有点不伦不类。同性恋的话题似乎一直都值得讨论,是结婚送那个还是有很多人对同性恋抱有歧视,也有很多同性恋因为世人的眼光无法随意生活,无法自由恋爱。其实一直觉得同性恋也是一种爱,只不过异于平时的异性恋,但是也是一种人的本能吧,一种爱的本能。记得以前看过一则新闻,说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同性倾向,从一到十来排列,普通人大概是处于中间左右的位置,而那些同性恋人则是处在两端。人与人本身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有些东西也是人们无法选择的,世人应该多一些宽容。相较于以后拍的《断背山》,这部《喜宴》反而有一个更好的结局。
我差不多忘了《推手》的剧情了。《推手》太极拳师朱师傅(郎雄饰)在儿子(王伯昭饰)优裕的家庭里生活却感到很寂寞。原因是美国的儿媳妇玛莎(Deb Snyder饰)接受不了这个异国的公公,两代人的鸿沟产生了。老人一次外出时迷失了,回到家的儿子与妻子产生冲突。本来是幸福的家庭生活,由于老父的到来面临崩溃。儿子在无可选择下,于是生出驱逐老父的念头。朱老先生最后离开了儿子,自己去唐人街的餐馆洗碗打工,惟一能给他一点安慰的是一位从台湾来的陈老太(王莱饰)。
这部剧通俗点说就是反应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碰撞,两种文化的不相容到相容的过程。朱师傅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但是家中的生活方式却是西方的,然后因此产生了种种矛盾,最后朱师傅没有办法继续生活下去,于是自己离开家去外面独自生活。一位老人因为生活方式的差异而不得不离开儿子的家。在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大部分就是送老人到疗养院中去,生活方式的差异和年龄,教育背景所产生的代沟导致了这一切。影片的最后似乎是老人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这部电影也没有什么很浓重额说教意味,而是简简单单的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其实是人们平常生活当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只不过李安把它放到了中西文化碰撞的背景下来描述,是的影片更有冲击力一些。
最后这部剧是《饮食男女》。“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吃”字一字始终贯穿全剧。最早看到的是老朱在厨房做饭的一段片段,手法干净利落,十分吸引人。似乎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是在一张饭桌上发生的,老二的投资,老三的怀孕,老大的结婚,还有爸爸的二婚。爸爸的二婚剧情很反转,一开始是认为爸爸会和梁伯母结婚,但是万万没想到居然和她的女儿结婚了。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事情发生。影片其实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讲述某一个人的故事,是一家人的故事穿插着,交织着,这才是生活本来的面貌。最后老二成了那个继承父亲的人。影片借由饮食二字讲述了人生中的百态,“饮食男女,人之大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