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不论成绩好坏,每个人都有他自身特有尊严,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作为老师,除了学习成绩之外,我们还应该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如果这种才华是经过是艰苦其艰苦磨炼取得的,就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一种尊严感,并进而去客服更多的困难,寻求更多的尊严感,这也符合“教育学循环”。
上学期,我在班里为同学搭建了一个才艺展示的舞台。这里有好听的故事,优美的葫芦丝音乐,还有动作灵活的街舞……
王晨辉同学成绩优秀,爱读书,他就给同学们分享他的读书故事,惟妙惟肖的讲解,加上和宜得体的动作,让同学们沉醉其中,甚至不为吃饭的铃声所动。
白新豪同学成绩较差,但他展现在同学们眼前的是一段段灵动的街舞,赢取了同学们的啧啧赞叹。
悦哲源成绩很好,但他吹葫芦丝的水平班里无人能敌,一曲《荷塘月色》让师生沉浸在荷香月色中。
……
所有同学展示的才艺均非是轻易得到,其中辛苦恐只有自知,但在同学们雷动的掌声中,在大家羡慕的眼神里,在大家效仿的动作中,他们获得了至上的自尊感,这种自尊感又促使他们去挑战更大的困难,成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成绩差的学生也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慢慢进步。
用自尊感作为学习的内驱力,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教育学循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53,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
52.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呢?
学习虽然是并不轻松的活动,但是绝对不允许学生从早背到晚,死抠教科书,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应该用在多方面的智力生活上。
1.让学生阅读的东西比要求记住的东西多两倍。你想让他记住多的东西,那就要阅读更多的东西,要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让他到图书馆去吧!而不是无休止的给学生补课,但是我身边的学校甚至因为学生弄丢图书馆的一本书就大动干戈,批评班主任教师并且以后不对学生开放。记得有句话是说:学校应该建在图书馆里。天堂的样子就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2.首先教师应有自己丰富的精神储备,使自己的智力生活丰富,必须多读书。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教大家读书的不爱读书,也不读书。一个不爱读书的教师教不出爱读书的孩子。榜样的作用是厉害的,先从自己做起吧!
3.给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智力生活,使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最感兴趣、最能获得成就感的活动,也会因此大大增加孩子的智力,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
4.半自动化的阅读,也就是边阅读边思考,阅读完之后眼睛离开书本,还能再回忆起来书本的知识。如何培养呢?就是在1至4年级,每天至少半小时对新课文进行有表情、有理解地出声阅读,还要有每天1小时的默读时间,并且要保持六年。很多孩子的数学应用题不会做、语文阅读理解读不懂就是因为半自动化地阅读这项能力没有掌握。
5.半自动化地书写,也就是书写要端正、迅速、流畅,边书写边思考,可以通过具体的方法检测学生是否具备半自动化书写的能力:比如教师讲述一些材料,讲述的过程中要有条理,每一部分要有重点及详情,如能边听边记录简要内容,这样就说明学生有半自动话读写的能力,当然进行必要的书面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6.运用知识的能力才是证明一个人是否有知识,而不是全部照抄照背。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的时候,也要尽量避免让学生重复教师或者书本的原话,这样做毫无意义,而是要看学生是否会运用知识,能否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时既要看到单独的树木,也要看到整个森林,明白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在整个学科知识中占有的分量。教师在教授新的知识时,可以试着让学生思考自己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可以用上,教师也应该告诉孩子当前所学的知识还要为以后学习哪些知识做铺垫,也就是课堂教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总之就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去整体的把握知识。从教师主动阅读开始,学生除了具备掌握知识的能力,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做到以上这些,相信学生们的学习会越来越容易,明白知识是一个系统,新学的知识能随时补充自己的这个学识系统。
10.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当学生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也是从不懂到懂得过程,也会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第一次学习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教师在上新课之前需要注意的是:1.对学生在学习新教材时所遇到的问题要有课前的评估或者预测,最好可以具体到每一个学生。2.杜绝学生在学新教材时犯语法和规则性错误,最起码书写一定要确保无误。
并且在上课时,教师需要做到:1.观察每个学生学习脑力劳动的效果。2.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效果,最好是经过一定独立思考再进行概括总结。3.布置作业需要分层次。4.注意课堂教学方法、方式。
第四次内容Day5: 10、第一次学习新教材23
47、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24
学生从对教材本身的兴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而阅读的东西越多,他再去识记那些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就越容易。
学生对周围世界中不懂的东西越多,他们求知的愿望就表现的越鲜明,他们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
尽力为你们的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教材。
今天,看到干国祥老师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循环》,他提出:生命在于劳动或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取成功,进而获得高度的自我感受(自信自尊)以及责任感与意志力,和渴望再度通过学习、克服劳动或学习中的困难而获得幸福的动机。也就是说,没有从精神生活和智力活动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就,就不可能拥有一个人的自尊自信,和对劳动或学习的渴望。可见,学生的自尊自信相当重要,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该如何建立、保护学生的这种自尊自信呢?
再次翻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看第86节,《致未来的教师》。虽然十年前读过此书,但再次重读,我还是觉得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苏霍姆林斯基开门见山:在我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所以,我们“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故在2020年,我要这样做:
首先,不要口出诳言,不挖苦,不讽刺任何一个学生,不能用语言暴力阻挡孩子通向认识的道路。我要努力掌控自己的情绪,平和,再平和一点,任何问题都接受,多去寻找问题后的实质。
其次,不轻易使用评分。作为老师,我们手里有一些最精细、最有灵性、最锐利而又不十分安全的工具,就是评分,它就像外科医生,把一些非常锐利的手术工具放在清洁的金属盒子里,以备使用一样。它一会儿变成蜜糖,一会儿变成棍棒;它使这个人陶醉,使那个人受伤。我要慎用。
最后,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让学生自我肯定,辩证地看待那些层出不穷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一样思考,一样感知,一样识记的,他没弄懂,并不说明他不愿意学习。我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承认学生的确是不一样,坏的事情总有好的一面啊!人的力量和可能性,是不可穷尽的,自己要相信自己,对学困生,给他时间长一点,他终会“恍然大悟”。正如亨利.•海涅所说:“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每块墓碑下面,都躺着一部整个世界的历史。”。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当它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分析它的优缺点时,它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有些思想是要我们自己在阵痛中生产出来的,这样的思想才最宝贵。所以,思考,研究,加入自己的思想,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总之,每个孩子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的世界。2020年,我要多去守护!
、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一、什么是两套教学大纲?
1、第一套教学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也就是明确化了的真正的教学内容,又称关键知识,他即包括狭义的知识(字词,语法,公式,定律,规律),也包括广义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观察,思考,表达,阅读,书写)
2、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是指为更好的掌握第一套大纲而准备的智力背景。苏氏在这里所说的第二套教学大纲,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课外阅读,而是针对’第一套教学大纲的课外阅读和资料来源。
二、为什么需要两套教学大纲?
因为对于学生的学习,一些关键性的知识是必须识记和长远的保持在记忆里的。它对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至关重要。如果知识越复杂,识记的困难就越大。就越需要与之对应的‘智力背景’即第二套教学大纲因为学习并非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对‘各种事物、现象、事实’进行理解、分析、把握来掌握关键知识的。为了深刻理解,就需要进行阅读,学生阅读的东西越多,他能越能容易的识记和保持,而记忆里的材料就越牢固。特别是对于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第二套大纲更为重要。
三、确定第一套教学大纲的因素:
第一套教学大纲是学校教研的核心。第一套教学大纲不清楚,会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另一方面又因为随意增加了并非关键知识的内容的识记,增加学生负担。因此明确教学内容即第一套教学大纲非常重要,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
1、课程标准
2、教材
3、考试大纲
4、学生现有认知和情感发展水平。
打卡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尽力为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创造一个智力背景。
6、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如果把“后进生”的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经实践得出一个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必须使这些学生尽可能的多读一些书。这些书籍都是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揭示各种概念、概括和科学定义的含义的。在他从周围世界里所遇到的事物中,应当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在儿童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
请记住:儿童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的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
当学习困难的儿童跟能力较强的儿童在一起上课学习的时候,需要对他们加以特别的关心和有耐心。不要有一句话,不要有一个手势使得这种儿童感到教师已经对他的前途失掉信心。在每一节课上,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都应当在认识的道路上迈出哪怕是最不显著的一步,都要取得一点点成绩。你不要害怕在几个星期里,也许在几个月里,让学习困难的儿童去完成跟班上大多数学生所做的是难度不同的作业。你就让他去完成专门为他挑选的作业吧,并且评价他的成果。但愿你循序而进,持之以恒,同时要有耐心(能够忍受学习困难的儿童那种迟迟不肯开窍的局面),那可以称之为豁然开朗的时刻必定能够到。以此告诫自己。
Day7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为什么到了五至七年级,会有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并进行无效的努力?
原因:不会学习,没有掌握学习的工具,缺乏运用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 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正是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总的策略:教会学生使用工具、教会学生学习。
关于阅读
误区:
1、阅读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
策略:教会学生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是在读。
2、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
策略:阅读时间要达到一定量,量变引起质变。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
关于书写
误区:
许多学生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顾不上去思考。
策略:
1、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
2、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并且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要教给学生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小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牢固的知识和能力。“学会学习”包含着一系列与掌握知识有关的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能力、思考能力、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这些能力就好比是工具,没有这些工具,要掌握知识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