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复盘:每天三件事
回顾、反思、探究、提升
一、今天完成了哪些工作
1、健步走+跑步+拉伸+跳绳
未进行
2、读书
今天继续读《深度思考:告别低水平勤奋,有效解决复杂问题》这本书。
上一次学习了深度思考是将眼前的未知事物经过头脑反复思考,最终形成全新概念的过程。
日常利用“铅笔”的功能,将深度思考内容具象化。
今天将以第四章《笔记思维》的内容为主。
正文
笔记思维:书写记录,保留深度思考的精华
——关于“实感”与“物之原理”的深度思考——
80-167页
作者川上浩可在这一章中,阐述用铅笔书写思考,能更好的保留思考精华。
用铅笔做记录,才能为文字注入了灵魂,而用PC做记录,缺少了这种温度。
用铅笔做记录,融入了“与物的约定”的信赖感,并且是一种立足于“与物的约定”的行为,有实感,表达的内容也能在眼前被即时书写、记录下来。
而PC是“与人的约定”,内心总有一丝违和感和不信任。不知不觉选择用“潜思考”。
另外,如果盲目相信“与人的约定”,不知不觉间就省略了思考的过程,也就错失了“进行深度思考”的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的约定”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我们要时常停下来思考“正确性”。
作者经过深度思考“如何将’不便’的好处具象化”,研究出一样物品——素数尺。
尺子上的刻度只标质数,使用者记录内容时,用素数尺去量铅笔的长度,“质数之外的长度,必须通过减法运算才能测得”,这种“不便”,会提醒使用者意识到“我的任务是什么”,然后开始思考,并从中获益。
书写,能将正在思考、正在想的内容呈现在眼前,而写字的人也必然会成为一个观察者。
在作者看来,思考能让思维发生转变,铅笔功不可没,因为它为深度思考创造了机会,做记录时履行了“与物的约定”,产生信赖感。
深度思考可以激发联想能力,想出更多的答案,而不是“唯一的答案”,还会催生出一些毫不相关的思路,即所谓的“思维转换”。
与做PC记录相比,书写,能将深度思考产生的宝物当做“碎石子”或者“石块”记录下来,做PC记录,很多人会因为复杂和麻烦而放弃这个过程,那些思考,很难从大脑中提取出来。
使用铅笔能保留所想的话语,然后以书写的方式将它展现在现实中,通过“在大量的话语中进行取舍”这一过程,不断深化“思考”,打磨自己的想法,从而精炼思考内容。
铅笔在使用过程中,会越用越短,直至用完。铅笔逐渐缩短的过程,也是产生实感的过程。
圆珠笔和自动铅笔虽然书写很方便,但是因为风险平衡机制很难让人深度思考。
因此,铅笔是所有书写工具中最容易营造个性、独特性的思考工具。
3、践行清单
1、有哪些内容用得上?
用铅笔书写笔记
2、针对每一条内容,该怎么做?
在读书过程中,一定是要记些笔记的,通常使用不同颜色的中性笔,使用铅笔书写,却很少有过。
在使用中性笔时,免不了要扫一眼看看,水墨下去了多少,哪怕是两毫米,心里都会无形的产生自豪感,“看,我又写了这么多。”
然而,自己的思考呢?很少,大多时候都在往脑子里输入,真正输出成自己的,却很少。
这可能就是缺乏思考的原因吧。没有思考,哪来的深度思考呢。
最近跟着老师学习,老师总说要把你思考的内容写下来,记下来,把你的感悟和行动记下来。
每当去写去记录时,总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使,想到的、写出来的,有些幼稚甚至可笑。
但是,我只能想到这一层,再往深处想,还真的想不了那么多。有的时候,就算想到了,也对自己持怀疑的态度。
总是想,别人日常比我强,在这方面的见解,一定还比我强。
也许是自己的学识不够,在思考问题时,总感觉不全面,格局不够。
如何做一个有深度思考的人,这本书的第一个解决办法就是用铅笔书写笔记进行记录。
这个方式可以尝试,这也是一个长期工程。
二、遇到了什么问题
无
三、准备尝试哪些措施
无
四、今日反思
无
五、今日未完成工作
无
六、明日计划
豆信日更复盘三件套,读书健身,头条,听课、作业、卡片六脉神剑
豆信:0分钟,0分钟
日更:0分钟,0分钟
复盘:0分钟,0分钟
读书:0分钟,0分钟
健身:0小时,0小时
头条:0分钟,0分钟
课程:0小时,0小时
作业:0小时,0小时
卡片:0小时,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