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小灯泡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灯泡的结构,以及利用电池、导线让小灯泡发光,让学生探索电在这个装置中是怎样流动的,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关于本课的导入环节,我尝试了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是猜谜的环节:玻璃瓶,插根藤,藤上开花放光明。很多同学都能猜出谜底,但是让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小灯泡时,很多同学仔细回想了,也没能想到在哪里见过,只有一个同学提到了在菜市场的摊位上见过。从孩子们的反应可以看出,他们对小灯泡其实并不熟悉。所以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改用与孩子们现场分享自己小时候常用的一种老物件,即手电筒,让学生更直接的看到小灯泡。将手电筒的开关打开,询问学生,谁在发光,小灯泡的哪个部分在发光?两个问题一抛出,学生对发光的小灯泡就燃起了兴趣,想进一步的观察小灯泡。
在观察环节,除了需要注意基本的观察顺序以外,还需要有目的的观察小灯泡的组成部分,并思考每部分的作用。在这里,学生们基本能找到所有的组成部分,只是在表述名称不太准确,需要老师稍加修改。另一个问题是,学生还会关注到里面的一个蓝色玻璃(?)小球,因为是玻璃(?)材质,它的作用肯定不是导电,再结合细细的金属架,部分聪明的孩子能想到它的固定作用。在这个环节,最难的是观察小灯泡的内部结构。在这里我做了一个板贴,这个板贴中,灯泡的下部分是可以揭开的,里面正好是灯泡的内部结构。(有条件的可以用AR希课的资源或是其他资源)。当板贴揭开时,学生会惊讶,原来连接点是和金属架相连的,可是为什么要连接起来呢?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小灯泡的内部结构的认识和理解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环节,所以我这边适当地多花了一点儿时间去讲。因为第一次上课时,学生还没有理解到就开始实验,所以出现了比较多的直接相连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但是第二次上此课时,在对灯泡的内部结构讲的更清楚之后,学生的这种现象就减少了。有的同学开始提出来,需要第二根导线,去连接另一个点与电池的另一个极。虽然出现了这种情况,但是反映出学生已经基本理解了。此时适当的引导,比如假设给你这根线,但是用一次,剪断一次,最短时会怎样?学生就会想到将灯泡的连接点直接靠到电池的电极上。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同学更多的是不断的尝试,最终找到成功的方法。在这个环节需要提醒同学们将成功与不成功的简易图记录,以便后续展示与分析。
在分析环节,总结归纳小灯泡发光的共同特点,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特别是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能发光和不发光的根本所在,最后再得出结论。在这部分可以多花一些时间,我自己也做了一个统计图,帮助学生梳理共同点,但使用的效果不是特别好,还需要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