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士者是古往今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作者从儒家和道德经中关于士者的定位来阐述,虽分类多样,但都遵循修齐治平的进阶道路,并在横渠四句中得到完美演绎。士者精神也是我们如今实现中国梦要大力推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士者为社会及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其心殷切,其文俊朗,特此推荐!
士者
这是一个对我来说非常庄重又神圣的词。
它指导着我人生的方向,成为我航行路上的灯塔,也承载着我理想的人格,成为我为人处世的标杆。
什么是“士”呢?
孔子说:推十合一为士。意思是说做事始终如一、有担当的为士。这大概也是传统儒家对于“士者”的基本道德要求。
曾子又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这就对“士”做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不仅要有担当,还要胸怀大志,要有恒心,有毅力,百折不挠,因为他肩负着重任,并且这个任务是一定要他去完成的,责无旁贷,要有舍我其谁的勇气。
那是什么样的任务呢?
接着孟子说: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意思是说,士出来任职做官,为社会服务,就好像农夫从事耕作一样,是他的职业。孟子认为“士”的任务就是“仕”,就是做官,服务大众。但是这里的“仕”在今天看来,并不一定就是做官,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含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而这样的“士”更多指向的是知识阶层的中流砥柱,是推动社会科技和文化进步的中坚力量。
像儒家文化这样倡导的“士者”,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修身方面的道德规范和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而到了北宋,关于“士者”修齐治平的理念和总结达到了巅峰,即是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每次读到这四句话,我总会热泪盈眶,这四句话承载了多少士者的梦想啊,它的分量太重了。
它首先说明了士者从何而来——由天地生,秉天地性,所以要为天地立心,通晓宇宙大道,并彰显仁心。
然后告诉士者他们的历程和任务——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一定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志向,继承、发展并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个过程一定是很辛苦的,但这是他们志向所在,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它最后阐述了士者们使命的最终归宿——为万世开太平,谋国泰民安。这是他们的终极理想,是他们穷其一生并且会代代相传的追求目标,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前进,才是他们生命的意义所在和社会贡献的价值体现。
士者虽阶层复杂,分类多样,但不论是儒士、侠士、国士等道德之士,还是谋士、贤士、居士等智能之士,抑或是方士、艺士、商士等技能之士,他们都遵循这样的进阶道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另外,道德经中也有关于“士”的描述: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这句话的意思是:古来懂得“道”的人,微妙幽深而通达权变,深邃得令人难以测识。
这里的“士”,就是指懂得“道”的人,是能够把学问和道德融会贯通的人,这样的人能够达到思想意识和天地大道相通的状态。有道之人会进入混沌状态,心中没有形名之分,内心平静不起波澜,能够迅速把握事物的本质,从安静的状态中动起来,再去做事,就能够很容易把事情做成。
而这样的状态,大概也就是士者修行的最佳状态了吧。
随着对“士者”的深入了解,我脑海中士者的形象也慢慢清晰了起来。
起初他只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儒生,指点江山,激昂文字,于帷幄之中为将帅出谋划策;
后来,他添了傲气,多了血性,鲜衣怒马,横戟天涯,一心要匡扶正义,济世安民;
再后来,他看淡了这沧海浮尘,默默吞下这人间疾苦,敛了锋,藏了剑,虚怀若谷,温润如玉。他著书立说,潜心讲学,要将这大道躬身推行,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士者的每一次蜕变,都是对生命意义的觉察和社会价值的更新,是饱含热泪的孤勇和满腔热血的豪情。虽然这样形象的描绘并不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但躬身实践却是一辈子的修行。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