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有期》中有句经典的台词,道理我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细细琢磨这句话,反观自己,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为什么道理都懂,却过不好呢?我的结论是懒。
从小,我就是别人眼里的乖孩子,非常勤奋,干活,学习,貌似一副很努力的样子。
我也实实在在在做,在学。
做是怎么做的呢,闷头苦做,一味地用前人的经验,不知道寻求改变,用简单省力的方法去做。
学习呢,也是父母挑不出毛病的学习,从早到晚都在学习,看书刷题,看书刷题,成绩就是不理想。
这就像人家说的,你不挖地也得把腰弓着,自欺欺人罢了。
现在想来,这种不动脑子的勤奋就是懒惰。
也有点像拉磨的驴,不停地在原地打转,你说指望驴拉磨能拉出什么了不起的成绩来,当然不可能。
像我这样的不动脑子的人不在少数,处于二八定律的80%的人都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认为自己很勤奋,实际上是不动脑子的勤奋。
真正勤奋的人不会为失败找借口,只会为成功找方法。
其实现在有很多人都是伪勤奋,比如说,每天工作加班到深夜,效率并不高;有些孩子看似学习非常努力,每天学习到半夜,一套题一套题的刷,最终成绩平平;一年看了不少书,也没有记住多少内容。
仔细分析发现,这些都是缺乏思考。
在工作中常加班的人,他们都是上司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自己不动脑筋,不管自己明不明白、对自己的前途也没有什么规划,接到任务就闷着头去做,只是一味的机械工作,毫无意义地忙碌。
那些又是记笔记又是不停刷题的孩子,也很少停下来思考:哪一种类型的题已经会了,不必要再浪费时间去练习了,哪一种类型的题是难点或易错点,认真分析原因并学会举一反三。这样的孩子,看似花了不少时间,也只能说是用战术上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卡曾斯说,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
曾国藩天资平平甚至可以说是笨拙,却凭借着自己的反思力成为了一代声名赫赫的权臣。
科举路上屡屡受挫,于是,他把自己的文章拿出来和优秀的文章对比,反思自己的文章问题出在哪里。在不断的反思中,总结出了自己的写作短板,开始针对性训练提高。终于在第七次科考的时候,曾国藩一举考中秀才,随后又紧接着考上了举人。
后来,曾国藩在行军时,又选择用写日记的方法,每天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日记反思中,曾国藩养成了自律的习惯,取得了成功。
虽然我们无法复制他的成功,却能借鉴他的反思模式,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尼采曾说过:“不会思考的人是白痴,不会思考的人是懒汉,未经审视的人生根本不值得过。”
人的智商都差不多,但开发的力度取决于你的努力,而智慧青睐勤于思考的人。所以,聪明与愚蠢的区别在于:思考。
如此说来,要想突破自己,除了勤奋还不行,用脑思考才是最重要的,不动脑子的勤奋就是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