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不经意的你
和年少不更事的我
红尘中的情缘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
想是人世间的错
或前世流传的因果
——《滚滚红尘》
《滚滚红尘》这部电影有太多东西可以说了。因为剧本的主角虽是沈韶华与章能才,原型却是张爱玲和胡兰成,其中隐喻的情感是三毛对荷西的念念不忘,而剧中的演员,秦汉和林青霞也经历过分分和和。剧本本身就已融入了真实的质地,真诚的情感,爱过的人,发生的事,真真切切,在滚滚红尘中不能忘却。
她是张爱玲,20世纪40年代上海滩才华横溢的才女。他是胡兰成,有名的文化汉奸,比张爱玲大14岁。一个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一个是汪伪政府的要员,跟《滚滚红尘》里的情节几乎一样,在抗日胜利前夕,胡兰成是汪伪政府宣传部的文化部长,为日本人做事,本身也确有文采,但也是一个时代背景下彻底的汉奸。他们不巧,相遇在乱世。1943年,胡兰成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封锁》,瞬间就觉得被击中了,托人打听原来是一个只有23岁的女孩写的,于是仰慕的不得了。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一切都刚刚好,就这样,张爱玲与胡兰成相遇,他们之间注定了会有一段故事,胡兰成耐不住内心的欣喜从南京赶到上海,先找苏青去寻张爱玲的住址,胡兰成兴致冲冲跑去结果吃了闭门羹,只好把自己的地址电话写在纸上,从门缝中塞进去,希望能见上一面,虽然张爱玲不爱见生人,但是鬼使神差的她第二天就去了他的住处。
剧中的章能才也先是遣人捎信投石问路,而后捧着带着沈韶华童年悲伤记忆的陶瓷玩偶同她初次相见——这背后该花了多少心思打探和揣测,这中间的分寸拿捏地精准,一下子抓住韶华的七寸。不经人事的她,在他的天花乱坠、温情款款下,竟变成了一个情怀初开的小女人,连拥抱都是甘愿低眉顺首地埋在他宽大的怀抱里,仰着脖子瞻仰他。风流多情的中年男人好起来,能把心爱的女人捧上天。那份细心、体贴是和另一个(多个)女人耳鬓厮磨多年练出来的,炉火纯青,毫无破绽。
胡兰成带着在风月场里历经半世的熟稔的经验轻易地降服了张爱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使得她卑微得“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他紧紧捏住张爱玲的七寸,对她爱慕、怜惜,填补上她从小欠缺的父爱和安全感,再做她思想和艺术的知心人。夸她,不吝溢美之词,说她是“临水照花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
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
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她真的是深深地陷入了爱情,胡兰成为保全自己四处躲难,半年未见的张爱玲一路寻来,却发现他身边另有女人,先是比她更年轻乖觉的护士小周,之后是寡妇范秀美,他们就像是多年相处的夫妻,而“她”则更像是个外人。她于他,终究也不过是千万女人中普通的一个。
剧中,韶华一路颠簸地顶着汉奸情人的名头冒着危险找到能才。彼时能才穷困潦倒,连给韶华扯个两米的布也成奢侈。韶华懂事地买了一点小玩意儿,却在回他租住的房子的时候,亲耳听得他对女房东说“小傻瓜”,而她以为,他只对她一人如此亲昵地嗔叫。多少责难都过来了,却被这一句“小傻瓜”轻易打败。
韶华仓皇而逃,泪洒一地。张爱玲亦是“伫立涕泣久之”。
张爱玲的真实故事是要比《滚滚红尘》还要残酷的,大概三毛在写的时候,对张爱玲惺惺相惜之外,有一种自怜怜她的怜悯,还有一种打抱不平的豪情,更有一种将心比心的理解。
许多爱都不能善终。就像韶华爱能才,张爱玲爱胡兰成,三毛爱过自己的老师和学长,林青霞爱秦汉一样,她们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所以很多人会苛责那些男人。然而,挚爱之所以为挚爱,我想,是因为只有他们才读懂了她们的内心,但是他们并不能承受住这种绝对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