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2018年改版的课文中,有一篇作品是《北冥有鱼》,这篇课文是从高中课文庄子的《逍遥游》里面节选的一部分内容。重读庄子的文章,而且自己作为老师站在讲台上向学生讲述庄子的思想,感受颇多。现在将再读庄子的一些体会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庄子》:有一种友谊叫辩
有一种友谊在辩论中生,在辩论中长,如庄子与惠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轻松闲适,诗意盎然。文中力辩、巧辩、狡辩、善辩。不拘泥,意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
这个辩论争了很久了。谁在这场辩论中谁才占据了上风呢? 从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风。因为庄子是强词夺理;如果从形式上说,是庄子占了上风。因为庄子说了后惠子就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
怎样看待庄子与惠子的关系?
庄子这般旷达的心境,视富贵荣华有如敝屣。其高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离人群与社群。无怪乎在他眼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既然这样,就只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了。像庄子这样绝顶聪明的人,要想找到一两个知己,确是不容易。惠子与庄子,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忱。平常能够谈得来的朋友,除了惠子之外,恐怕不会再有其他的人了。
在辩论中,存友谊。
《庄子》:友谊是你可以挥着锋利的斧头在我的鼻尖上舞动
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曲《高山流水》记录着关于友谊的故事:高山流水觅知音,《吕氏春秋.本味》讲的是钟子期和俞伯牙,关于弹琴的故事。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面出现的是巍峨雄伟的泰山,这时候钟子期仿佛看到了泰山巍然屹立在眼前,他就赞叹,好哇,太美妙了!俞伯牙弹琴的时候,脑海里想到的是,波涛汹涌的江河。钟子期就赞叹道,好哇,一望无际的江河就在我的面前汹涌澎湃。后来钟子期去世了,俞伯牙认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懂他的琴声,于是他毅然决然的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碎。《高山流水》、伯牙绝弦,记录着一段友谊的佳话。
除了伯牙绝弦,还有一种友谊是你可以在我面前挥舞着锋利的斧子,为我砍去鼻尖上的灰尘。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老子和庄子合称老庄。《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是一个有着丰富想象力的人,他的思想一如他的《逍遥游》恣意汪洋,他有鹏飞九万里的豪情壮志,他的思维,随着鲲鹏,在天地间自由翱翔。这样一个恃才放旷的人,是难得有一个谈得来朋友的。而同样有着才华和雄辩口才的惠子,注定成为了他的朋友。庄子和惠子的友谊在辩论中生,在辩论中长。
惠子死后,庄子送葬到惠子的墓地,回头跟随他的人讲的一个故事。庄子说,郢城有个人的鼻尖上沾了一些白粉,他觉得很不舒服,于是让他的朋友挥动着锋利的斧头,帮他把这些白粉砍掉。他的朋友答应着,挥动着手上的斧头,瞬间郢人鼻尖上的白粉就被他的利斧削掉了,而郢人淡定自若的站着,他的鼻子也完好无损。 郢人死后,这个挥动手上利斧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为第二个人削掉鼻尖上的白粉了。因为没有人像郢人那样如此信任他,如果别人稍微恐惧一点,稍为偏让一点,那郢人手上锋利的斧头削掉的就不是白粉了,可能是鼻子,甚至是脑袋。
庄子在惠子的坟前讲述的这个故事,表达了庄子对惠子的深切怀念。只有信任朋友,才可以以诚相托,面对锋利的斧头,才会面不改色,心不跳。 没有了惠子的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辩论的对象了。没有了朋友的庄子注定是孤独的。一如没有钟子期的俞伯牙。
庄周梦蝶:大男人背后的小女人心
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自己却是躺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他写得虚无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这个故事称作“庄周梦蝶”。在人们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即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蝴蝶有各式各样的,它们的颜色绚丽多彩。不同的蝴蝶也会有不同的花纹,它们如花儿般艳丽。人们习惯于把花和蝴蝶当作美的象征。在繁花盛开的地方,一定也是蝴蝶聚集的地方,你能感受到花与蝴蝶环绕的快乐。恍惚之间,你会觉得自己就是那翩翩飞舞的蝴蝶,你自由自在的飞翔在蓝天下,花草间,你会忘却俗世的烦恼与困境。
我们来看一下庄子的生活年代。庄子是战国时宋国蒙人,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庄子不满现实,不与统治者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庄子拒绝。由此看来,庄子是一个清高、视金钱地位于粪土的人。庄子鄙视功名利禄,追求快乐自由,他的思想是逍遥自在的,不让为外界所束缚。
一般的人们认为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醒和梦只是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所以庄周梦蝶,蝶亦周庄,庄周亦蝶。
简单的一个故事,讲述了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世事本无常,何必自我拘束。可以为鲲鹏,翱翔九万里;可以为蝴蝶,自在多逍遥!
生活中,大凡爱花草蝴蝶的以女人居多。因为爱它们,所以养它们。养花草是一种爱好,养花草的人会把花草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勤浇水,定施肥,不定时的为花草剪枝整叶,闲暇之余都会以花草为伴。花儿开了,有蝴蝶蜜蜂飞来。站在它们面前,像在看自己的宝贝,看它们笑容满面,憨态可掬,听它们窃窃私语,娇傲枝头。看不够听不厌,恍惚之间,自己亦花亦草亦蝴蝶。爱花草蝴蝶的人大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心地善良。
大凡爱花草蝴蝶之人,比那些见到这些东西无动于衷的人,总是情感更丰富热烈一些。他们瞬间流露出的真情,在灵魂深处一定有美丽的色彩与闪光点。那些爱花草蝴蝶之人,必然也是一个爱美之人。爱美就一定有向往,而向往美好则有一颗美丽的心。
呵呵,原来大男人的庄周背后还有一颗爱美的小女人之心。
原创文章,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