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里的一句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人类对待生活和苦难的方式一直以来都是作家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带着对生活意义的思考,我读完了余华的《活着》。
书中通过主人公徐福贵的讲述描述出了福贵经历输光家产,父亲体弱摔死,母亲重病不治,女儿发烧导致聋哑,儿子因献血而抽血过多而死,聋哑女儿产后大出血而亡,妻子久病而死,女婿事故致死,最后仅存的一个亲人外孙因疏于照看吃豆子撑死,最后,福贵用仅有的积蓄买了一头老牛相依为命而依然乐观顽强的活着的故事。
读到后面,当他最后一个亲人离去的时候,无常命运对生命的压抑达到了极致。当时我在心里说,作者你就不能行行好吗?画家作画都还需要留白,所有的苦难加诸于一身,留一些生的希望留下来不好吗?但最终所有的亲人都一一离去之后,主人公福贵依旧坚韧顽强的生活着,带着对过去所有美好的回忆和所有亲人的追忆。他也许一遍遍平静的讲述自己的故事,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好像再讲一次,福贵就又再活了一次。
作者余华曾在韩文版的自序中解释:“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者也曾说过“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 活着。”
其实越深刻的文艺作品往往悲剧的成分越多,因为悲剧在感染力上有着天生的优势,苦难更容易让人感同身受。读完这本书,感触颇多。在生活和死亡之间,死亡总是比活着更容易的事,但人类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可以无穷大。阿Q一点的讲,不管你经受着怎样的磨难,这个世界总有比你磨难更多的人还艰难而乐观的活着,所以你也乐观的活着吧。
在当初的社会背景下,《活着》很好的诠释了忍受在生命中的力量,但在现在这么美好的社会里,朝着美好生活奋发向上才是生活的真谛,仅仅是生着那也是白瞎了现在的美好社会。永远要记得:不求死,但生活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和厚度,激扬的去生活吧。
活着,给生活以时间,不若给时间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