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是新乡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刘萍萍老师的讲座。
第一、如何在听评课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刘老师的讲座从一个情境问题开始。
情境问题“教学中我们开展听评课的目的是什么?”
大家回答后刘老师讲解,然后让老师再次回答。刘老师公布答案,共八点要点,一点一分,大家根据答案给自己打分。
大家得大多五分,也有四分和六分。老师讲过了,大家都没有得满分。刘老师让大家分析为什么。大家本事老师,这次做回学生,才发现,不能回答满分,其实原因在于老师,是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家没有得满分。
通过分析,刘老师明确:
问题是老师设计的,老师心里知道答案,学生不知道,学生回答对了,其他学生不知道到底什么地方是答案。老师应该明确肯定学生回答正确的地方。
不用课件呈现答案,让学生总结,不完整,再让学生补充,直至正确。
让学生在笔记上用多色笔标注重点,便于突出重点。(重点,难点,易考点,丢分点)
就刚才的情境问题,刘老师又设计问题:学生回答:“听课时,学习别的老师的优点,可以借鉴提高自己。”如何设计追问,引导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课堂教学引导中的追问)
大家设计自己追问问题,刘老师选择大家追问的问题,让大家回答。大家大多回答不对,原来是追问的问题设计不对。
如果没有情境问题,刘老师直接说我们平时教学中老师往往存在没有宁缺总结,问题涉及不够具体明确,我们很难信服。现在,让我们做回学生,切切实实体会一把老师讲过了自己确实不能回答满分,才明白我们轻视上课时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听评课时需要关注的,即记听课笔记时,重点记老师提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可以反观老师设计的问题是不是合适。
这也给我们教学反思:不要把问题答案隐藏在问题中,降低思维难度。不要把答案隐藏在问题中,引导学生思考。如《记承天寺夜游》,承天寺的夜景很美,美在哪里?《老王》老王是个苦人苦在哪里?要让学生自己感知理解到承天寺夜景的美,老王的苦,而不是老师告诉学生承天寺夜景美,老王苦。
最后一个学生总结,如果答案间没有逻辑关系,可以1.2.3.……分条罗列,如果答案间有逻辑关系,要分析归纳总结。
考题变式提问
(月考)考题二:在听评课活动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两条途径或方法是什么?
(期末考)考题三:为什么听评课活动,能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大家又一次不及格,大多回答不上来。刘老师公布答案:学习优点,借鉴提高。
为什么题一变就不会回答了。因为答案是刘老师告诉大家的,大家并没有真正理解,所以题一变,就不会回答了。其实学生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本来背诵记住了问题答案,题一变,就不会回答了,因为学生不理解,所以不会迁移运用。(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答案中的逻辑关系,具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才会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反思:分析试卷,分析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老师讲过了学生不会,为什么一变,学生就不会了。
听评课,通过学生的表现,学生的回答,看老师的做法是否合适。教师想教什么,学生实际学了什么。
“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是一节好课的较高标准。”(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第二、如何解决听评课中发现的教学问题
“理解是智力层面的建构,是人脑为了弄懂许多不同的知识片段而进行的抽象活动。”
真正理解“理解直接关乎知识迁移。如果真正理解了知识,才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具备关键能力。学生仅仅通过记住答案或知道解答同类问题的常规方法,是不能具备应对新情境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的。”「美]格兰特·威金斯 「美]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P38
如何证明学生理解
方法一,如果学生理解了,他们可以通过展示他们知道和能够做到的特定事情来证明自己理解了。
验证方法二,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就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即理解具有可迁移性。
刘老师让大家在真实的情境活动,明白了“理解永远不能通过灌输实现。”“我不能把理解给你,你(学生)必须自己去获得。”「美]格兰特·威金斯 「美]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刘老师用事实告诉大家,她让大家理解听评课的策略,运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设置真实的情境活动,做中学。
“让学生直接思考真实问题,有助于激发和唤醒学生的理解。”(《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强化学科实践 注重‘做中’”, 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实施·深化教学改革P14
老师应该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如何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中听评课的目的是什么?这八点答案就相当于教材分析的标准答案,这是教材思维。老师备课,就是厘清答案或教参分析中的逻辑关系。
分析八点答案要点,真正理解听评课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水平,就厘清了八点早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就相当于备课时吃透教材,将教材思维变为教师思维。
上课时,老师要将教师思维变为学生思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媒介。只有实现了两个转变,学生的理解迁移才有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