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9|思考:当我有情绪时,如何不伤害到孩子
迟到千年/2022.7.12
不写作业父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经常听到这么一句经典的话,描述父母与孩子的相处,特别是父母辅导孩子写作业时,被孩子气得半死的模样,甚是生动与具象。
曾经高中毕业时,参加了班级组织的家教活动,辅导过一位喜欢打游戏的小学六年级男孩子。换着花样连续讲了几遍,他仍然搞不懂的时候,真的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同时又有一股莫名的怒火,只想送给他三个字:“太笨了”。当然,我并没有说出这三个字,只是默默地换种方法,一步一步地拆解继续讲。
他一点都不笨,能够玩好游戏的人怎么能够称之为笨呢?他只是没有将精力和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上,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发现和领悟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父母辛苦忙碌一天下班回家,辅导孩子作业,孩子理解不了做不出来,父母着急上火,孩子看到父母这样又何尝不会着急上火啊。越是着急,越是难静下心来,也就越难学会;越是学不会,又越是着急上火,恶性循环由此展开。
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又不利于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有负面情绪,实属正常,因为没有觉知情绪的能力,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也实属正常。
所以,就有可能对孩子吼叫、凶孩子、对孩子动手、阴阳怪气地说话、生闷气、摔门而出、甚至气到生病进医院……
看起来父母给孩子辅导作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啊,那么为什么还要甘之若饴地做这件看起来很糟糕的事情呢?
孩子呢?有想过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吗?孩子会因为自己做不出来作业把父母气得半死而高兴?还是他们心中承受着远比父母还大的压力,不但不被理解,反而被责骂或嘲讽。
就像我们刚学会开车,副驾坐着另一半,另一半不停地唠叨着说应该这样走,不应该那样走;前方路口左拐,怎么开到直行车道上来了;赶紧走了,后面车按喇叭了……
这时,有没有一种想把另一半赶下车的冲动,又或是想说一句,你行你来开啊。本来新手司机精神就高度紧绷,有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旁边还有一位不停找麻烦的人,怎么可能开得好车呢?
这种负面情绪,孩子会敏锐地捕捉到,一开始会自责,觉得自己太差劲了,应该要好好努力。但是随着这种情况越来越多以后,孩子的自信心备受摧残,当没有了自信心,孩子便就放弃了学习的主动性,没有了上进的动力,表现为破罐子破摔,麻木不仁。
所以,带着负面情绪辅导孩子学习,看起来是在帮助孩子学习,实则是在扼杀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孙瑞雪在《起点》一书中讲到,当父母处在负面情绪中时,常常会忘记觉察、管理自己的情绪,用自已的负面情绪与孩子相处,让孩子生活在父母的负面情绪之中。许多时候,父母还会跨越情绪的界限,侵入到孩子的内在空间。
当孩子总是处在负面情绪中时,他们就无法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如果长期处在不良的情绪环境中,对孩子造成的阻碍不仅影响其人格的发展,还会使孩子偏离成长的自然法则。
于我而言,虽然还未曾面临辅导作业的难题,但与孩子相处,特别是玩子莫名其妙哭闹的时候,我就时常产生负面情绪,甚至一度逃离现场,任由他哭闹。所幸,我始终有觉知,能够及时地觉察到负面情绪,进而摆脱情绪的束缚,及时地回到他的身边陪伴着他。
所以,当我有情绪的时候,我要如何做才能够不伤害到玩子呢?
我想,首先我要允许自己可以有负面情绪,不压抑、不逃避,勇敢地面对。有负面情绪很正常,即便是对孩子生气、发了点脾气也很正常,这才说明我是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啊。
我需要进一步地学习觉察自己的情绪,《遇见未知的自己》中称之为关照自己的情绪,当有负面情绪产生时,能够第一时间观察到它,保持深呼吸,感受身体哪些不舒服了。
其实,当能够第一时间观察到负面情绪时,已经表明自己从情绪的牢笼中跳脱了出来,已经恢复了一些理智。
然后,坦诚地向玩子说出我的感受:“爸爸现在有情绪,需要离开你一会儿,等爸爸自己将情绪调整好后,再来继续陪你。”
当孩子每一次都能够得到情绪的真实反馈时,他就不会因为猜测而不安或愤怒,他会逐渐理解并从中学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的情绪。
如果玩子理解并接受了我的请求,那么我就可以离开一会儿,继续通过深呼吸,关照自己的情绪和身体,让负面情绪自然地流走。
如果玩子不理解,并且进一步地哭闹升级,我需要继续察觉自己是否又产生了第二次的负面情绪,继续关照情绪、关照身体的感受,继续做深呼吸,给自己一点时间,等待自己的情绪慢慢地流走。
也许孩子仍然继续哭闹着,但整个过程,我都陪伴着他,让他感受到了安全感。也许他只是通过哭闹的方式,让自己的情绪自然流动,哭一会儿后,情绪释放了,自然就无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