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第一次看李松蔚老师的书,最大的感受是——松。作者松弛,读者也跟着松弛。他的文字如温暖大哥哥唠唠家常话,但是家常话里还隐藏着深意,但不管 你懂不懂,愿意不愿意接受,这位温暖的好像只比你多经历过一些世事、多读过几天书的兄长会一直陪着你,不催促你,更不指摘你,曾经了不得的“问题”也可以被正向解读,并随之化解了。在作者的观念里,好像什么都不叫事儿。如果说读书的过程,也是作者通过文字与读者之间建立氛围感的一种过程,那么读李松蔚的书,读者可以充分体验到一种难得的心灵上的松弛感与安定感。
教育认知类
《认知觉醒》与《认知驱动》
两本书都来自同一位并不出名的素人作者。开始时,自己的认知偏见还让我对这样的书不以为然,但微信读书的不多见的高分和好评如潮的评价还是忍不住决定要读一读。全书作者同样很真实,切中了现代人心比天高却难以自律坚持的痛点,也看到了大家普遍的越打卡、越自律却越痛苦还要经历无数次报复反弹后的不堪,之所以如此清晰而深刻地看到这些困局,是因为作者本人以前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经过阅读与实践,输入与输出,作者找到了最适合自己、也从中最受益的输出方式——写作,并发现了自利利他的自我发展之动力。作者的所述材料绝非所谓的鸡汤伪正能量,也并不贩卖焦虑鼓动内卷,所论述的支撑材料大多是汇聚现代西方认知科学、心理学、正念冥想等身心科学的实证研究结果,同时也是自己的亲身所证。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输出与输入的平衡,以前总是埋头读书,学远远超过思与行。现在会来简书写东西,不一定每天都强迫自己去写,但每天输出一点儿也是强化输入、重构认知的过程,这点应该感谢作者的建议。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
语言是显化现实世界最快速的方式与工具。世界上真的不存在“刀子嘴、豆腐心”,与“打是疼骂是爱”。这些所谓的俗话是为自己不愿改变、无力改变而合理化的说词。这本书的体量与文字都绝非厚重,清清淡淡的一本小书,却明明白白地给出了与孩子交流的优化方案。读来轻松却很受益。
《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绽放》
与《让孩子幸福的语言》一样,这本书也是温暖清新又充满诚意智慧之作。作者娓娓道来,不说教,不评判,一切都自自然然,活活泼泼。欣赏九十高龄作者老奶奶对人性的包容,对世事的通透。这份包容与通透面对孩子,就是允许与提供,允许孩子所有的的发生、发展状态,提供他们潜能所需的环境和条件。这就是我读到的教育孩子之道——无为与有为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