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588——156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 晴
从教育叙事到教育研究的转换
——读吴松超老师《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p68有感(二十九)
吴松超老师虽然年轻,看问题的深度非同一般,他总能透过事情的表象,看到背后的真谛,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可见“有才不在年高,无才空长百岁。”
向大家推荐他的书《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语句简洁凝练,挖掘背后真相,句句发自肺腑,引导老师沉思,就像听一位智者传经,就像和一位老友聊天,就像拨开迷雾见日月,轻松愉悦中发人深省,司空见惯里思虑悠长。
写了两年的教育随笔,为什么感觉自己进步微小,没有质的飞跃?原来我存在着以下问题:
1、叙事多,反思少
2、思考浅尝辄止
3、文章的立意、提出的观点经不起推敲与质疑
这三点都指向了思考,可见思考举足轻重,于永正老师说“要享受思考”,偏偏我平时用于思考的时间微乎其微,吴老师说:“忙碌阻碍思考,封闭禁锢思想。” 忙是常态,不知道为什么如今的学校,行政事务多如牛毛,教学已经成了一项副业,“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本末倒置,这样的现状有利于老师的发展吗?问题的关键不在外部环境,而在于一个老师愿意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上吗?愿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受环境的左右吗? 思考,无形无状,摸不着,看不见,要想养成思考的习惯,仅仅靠自觉远远不够,最好的办法就是拿起笔来书写,贾志敏老师说:“读书是舌头在跳舞,写作是思维在做操。”写作就是每日一思,坚持写作吧,亲爱的朋友,你会找到另类的自己。
说来说去,还是在教育叙事上盘旋,本文的题目是“从教育叙事到教育研究的转换”,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研究”是比“教育叙事”更高层次上的写作,如何实现这一转换?吴老师提出了三条建议:
1、再次解读以往的教育叙事,找到新的认识。
2、换个角度,思考观察,提出新问题,按照“问题是什么——怎么产生的——实践策略”的步骤写。
3、以读者的角度对文章挑刺。
这三个方面都是在带着我们再次梳理以往和现在的教育叙事,透过表象深入背后,寻找教育的本质,尤其是“换个角度”这个提法特别耐人咀嚼,可以是作者的角度、读者的角度、家长的角度、学生的角度、普通老师的角度、教育家的角度、工人农民的角度、流浪汉的角度、高级知识分子的角度、平民百姓的角度、市长省长的角度、国家主席的角度……不同的视角,得到的感悟可能迥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打破思维的僵局,改变时空的局限,虽然我还是我,我已非我。
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看待问题的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以前听同事讲公开课,我总是忙于记录每一个步骤,为了过后模仿学习,现在听课,我的脑海中时不时地会思考比较,听课笔记中写的更多的是瞬间划过脑海的思想火花;上周,学校举办的“首届班主任论坛”,我仔细聆听其他人的分享,凡是良好的事例,我边记录边分析归纳总结,寻找报告者的教育观,或处理问题的方式,探索同一理念下的不同行为源于何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说不准哪一天,这些事例都可以用上。
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让自己的工作“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