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夜,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主要脉胳:
1-上一个章节我们讨论的是课题分离,课题分离的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本章节讨论的是阿德心理学是如何看待人类的整个关系的以及我们应该与他人缔结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2-我们整个人际关系的终点就是共同体感觉。在生活中我们可能把别人看成‘敌人’或者看成‘伙伴”,如果他人是伙伴,我们生活在伙伴中间,那就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还可以认为自己在为伙伴们—也就是共同体——做着贡献。像这样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3-阿德勒认为他所叙述的公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成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和非生物。
4-共同提感觉也可以叫作“对社会的关心”。要想理解共同体感觉,我们可以以我和你作为一个起点,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5-我们人生的归属感,必须靠积极的参与到共同体中才能得到,怎样积极的参与呢?就是直面人生的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的主动去面对。
6-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而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7-分离课题如何带来良好的关系,如何才能形成相互协调与合作的关系呢?那就是我们要做好横向关系,横向关系是我们相处时与对方一种平等的关系。
8-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朋友等相关联系人既不批评也不表扬,不评判他们,对他们实施鼓励。在适当的时候,体现出他们的价值来,在一般的情况下,对方如果为你做了什么,你只要说谢谢。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横向关系。
9-还有一种很好的横向关系就是,不要用行为标准去评判人,而是使存在的标准去看待一个人。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像做减法一样去做评价。我们其实不应该这样,不应该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而是把他当做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的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点出发,如果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的本身表示感谢啦。
我的思考:
1-共同体感觉这个词,我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发现我自己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当中,都没有共同体感觉这个概念。而共同体感觉告诉我们的关键就是要付出。其实我的爱人他也抽烟,今年,3月份的时候,我和他两个人还因为他抽烟的事情大吵一架,我和他好长时间都没有说话。在我看来,我不要他抽烟是为了他身体好,我认为我为他身体好这件事做的是对的,其实内心希望他不抽烟可以为家里省下钱,而他抽烟以后会导致身体不好,以后可能也要花费一些医药费,包括我要花精力的照顾他。我的想法就是希望他为我付出。我们平时不管做什么事就是怕麻烦。以后我要改变自己的一些观点,就是要为周围的人多付出,只管自己为他们做了什么,不要计较他们为我做了什么。我想在我的家庭中抱着共同体的感觉去生活,一定会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的幸福。
2-我越来越觉得阿德勒的理论使我着迷。 其实“共同体感觉”这个道理在中国古代文化里也有类似的体现,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包含了与他人建立“共同体”,建立“我和你”的关系。 我们常说,助人为快乐之本,但说实话,我们有多少时候“助人”是为了博得好名声,从而获得“道德上的优越感”,以便于以后能够利用这种优越感去实现一些其他的目的呢? 又有多少时候我们只把这句话当成耳旁风,而沉溺于自己的小算盘之中呢? 很多时候助人是为了做给亲戚朋友看,为了获得一些东西,这与“共同体感觉”严重偏差甚至是对立的。 个人认为,真正的助人就是向阿德勒提出的这样,发自内心,不求回报,这样的付出才是快乐的,也才能真正体会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 只有当我们真正去爱我们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甚至于热爱这个星球,我们内心深处爱的力量才会真正被发现和得以流动,这种力量才是真正使人感到快乐幸福的源动力。
3-说起来很惭愧,我跟父母的关系呢就有点是纵向的关系,我的爸妈有点喜欢控制我们,认为什么事呢都应该听他们的,把子女都当成了他们的下属。而我自己与爱人和女儿的关系,在学习这本书之前,就有点纵向的关系,与爱人之间的矛盾主要就是认为他没有为家庭付出,也就是没有为我付出什么。我希望,他能够做家务事,洗衣服拖地做饭等,而自己为家庭做事心里就不舒服。觉得他不做家务事就是不爱我。现在我想明白了,不管他怎么做,我爱他,我爱我的小家庭,我就做我自己应该做的事,发挥我对这个家庭的价值。这段时间,我在学习《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后,很多关系都圆润了,我的心情也比以前愉悦。如果想要加强横向关系除了感谢以外,我们还可以邀请对方为自己做一些事情,请对方为自己做事的过程中,对方会感觉被别人需要,内心会更有价值感。其实我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把对方当成平等的关系去考虑,从内心的深处尊重别人,愿意为别人付出。
4-存在就有价值。在我以前的观点看,有点颓废。但是反向思考,行为才有价值。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有价值呢?每个人在生活中的行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创业做老板,有些人打工。有些人忙的水都喝不上,有些人以沏茶泡茶为生。有些人忙的顾不上娱乐,有些人以棋牌室为家。有些人以赚钱为己任,有些人视金钱为粪土。这些相反的工作中那些是有价值,那些没有价值呢?如果说行为相反却都有价值,是不是也是一种困惑。什么是有价值的事。看起来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自己觉得值就是有价值的。阿德勒的观点,提出来一个价值感的最低标准。只要你存在就有价值。但凡思考自己价值的人就会是一个存在的状态。那么就有价值。这样就无需担心自己有没有价值这个问题。
5-你的价值有时候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而仅仅是因为你存在着。这是阿德勒的“存在标准”来解读自己的价值。如果你因为一个人存在着就觉得高兴,就无比满足,那么这个人对你来说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对待自己也是如此,你存在着你就有价值。或许也印证我们的一句古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用“存在标准”来处理关系的方式,其实就是横向关系,也是一种共同体感觉,把对方当作平等的伙伴,而不是被利用的物品。工作狂其实是不敢面对人生课题的一群人。我同意阿德勒的观点“你存在着就有价值”。因为对于在乎你的人只需要你好好活着,健康活着就好。而且老话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并不是非要有轰轰烈烈的成绩才算有价值,更何况许多人的价值观不同,有的人认为赚很多钱才有价值,有的人认为做成功多少事才有价值,而有的人却并不追求这种物质上的成功……所以我非常赞同阿德勒的观点。
6-你的存在就是价值,如果我们用这种观点来度己度人,说的也是以前我们的章节中学习到的共同体的概念,与他人的横向联系。什么样的事情才能算得上有价值,这种价值并不是与别人的一种比较。是自我接纳,他人信赖及他人奉献。不要把自己拿来与别人相比较,无条件的接纳自己,当自己某方面做的不好的时候,承认它接纳它改正它,每天让自己不断的变得更好,但不会纠结于自己身上的缺陷。如果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能够证明自己的存在就是价值。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要实现他人信赖,不管对方做得好还是不好,只要他做了就代表它独特的价值,即使什么也不做,他与你结合在一起,对你而言就是无可替代的价值。珍惜我们身边拥有的一切感恩于他们。这也就是说明了存在就有价值。而最后我自己身上所有的价值都要通过奉献他人来体现,这也足以体现我的存在就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