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发的《大名府改名“北京”的故事》,讲到北宋宰相吕夷简建议宋仁宗抵抗契丹,改大名府为“北京”。
要说明的是,大名府改名“北京”,并不是我们今天的北京。
大名府,也称北京大名府,所旧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东北。
大名府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
战国时期属魏国;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三国魏阳平郡;北周魏州;唐德宗时期改称大名府。
五代时期称为兴唐府,后晋称广晋府,后汉改为大名府,宋仁宗庆历二年建陪都,史称“北京”。
我们今天所称的北京,西周时期,称燕,后有蓟国,燕国灭蓟国后,迁都于蓟,称为燕都或燕京。
秦朝在此设置广阳郡、蓟县,同时设渔阳郡。
西汉广阳郡先后改为燕国、广阳国。
王莽时期广阳国改为广有郡,上谷郡改名朔调郡,渔阳郡改名通路郡,蓟县改名伐戎县。
东汉,广阳郡并入上谷郡,复置广阳郡。
三国魏广阳郡改为燕国,渔阳郡并入。
南北朝北周时期,改为幽州大都督府。
隋朝,废渔阳郡,幽州改为涿郡。
唐朝,涿郡改为幽州总管府,后先后改为幽州大总管府、范阳郡、幽州大都督府、幽州都督府。
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此建立地方政权,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
北宋初年,赵光义在高梁河(今北京市西城区)与辽战斗,北宋大败,对燕云十六州从此望眼欲穿。
辽国占领期间,升幽州为南京,又称燕京,置幽都府,治南京城;蓟县改名蓟北县,后幽都府更名析津府,蓟北县更名析津县,幽都县更名宛平县。
宋徽宗时期,经“海上之盟”签订,金宋合力灭辽国,金取辽中京大定府,宋取辽南京析津府,北宋得到辽国析津府后,改名燕山府,治燕京,辖12县。
这就是大名府和燕京北宋之前的发展过程。
今天的故事就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