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后,心有所感,受到启发而写下的心得、感想、体会叫做读书心得,也叫读后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的哲理和先进思想,可以是阅读过程中引发的联想和思考。
也可以是因为书中的论点,引发的肯定意见,或是恰好相反,引发了对社会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批判和讽刺。
也可以就文章许多论点中的某一点,发表感想。
读书心得属于感想式读书笔记的一种。
而另一种叫做读书札记,也称读书随笔,随感。指将读书过程中的收获、感想火堆读物内容的意见、见解、补充、评价、质疑等随手记录的笔记形式。
也可以是读完书籍或文章后,将有关材料摘下来,写出心得体会,疑惑或质疑。既可以对全书的内容发表感想,也可以考证、注释名篇佳句。
读书札记和读书心得,二者都可以反映出自己的鲜明观点和认识,也能摘引材料用于笔记之中。
不同的是读书心得从形式上,属于规规矩矩的议论文。而读书札记形式多样,可以摘出重点写体会,也可以读完全文再写,字数可短可长。
从写作指导规律上,学会写读书笔记,就能写读书札记。
从难度上,读书心得的难度较小,因为可以挑一个比较小的角度切入主题。而读书札记的难度较大,因为读一本书,总能给我们很多收获,这么多的收获是不容易全部写下来的。
写意见要指出不足,见解要解释说明 ,补充要对内容深入了解等等。必须待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写出较高造诣的札记。但只要不断练习和学习,就可以写出好的读书札记来。
下面我们看一看读书笔记和读书札记怎么写。
读书心得要怎么写
读书心得的选题
对鸿篇巨著,可以多方位、多角度的说感想、发议论。也可以“大题小作”,从某一微小的角度深入的抒发自己的体会。
对于篇幅较短的文章,因其内容思想比较单纯集中,一般选去一个角度,集中笔墨写出自己新颖的感受。
既可以就读物中内容深入议论,也可以与其他读物的内容加以比较。
写读书心得的规律指导
1.写读书心得必须认真阅读原文。
读是写的前提,如果不会阅读的基本技巧,不能精读细读、反复阅读,就不能有独特的见解,读书心得就会很浅薄。
精读一本书需要:掌握每一个概念和术语的确切含义;理清全文的思路脉络,对重点语句段落深入理解;掌握全文中心内容,将其同历史经验、当前形式和 个人实际联系起来,并且条理化,形成自己的论点。
2.写读书心得要介绍读物的概况
读书心得虽是写心得体会,但也要让读者知道你是读了什么书得到的感想。
所以读书心得,开头或是介绍读物的概况或是内容要点,或是中心思想,或是直接引用全文。在根据以上内容,引出自己的论点。这也是读书心得的固定格式。
例如:
一则笑话的启示(摘要)
(因何而感)我从《笑林》一书中看到这样一则笑话:有个走路的人不慎跌倒了,他马上爬起来继续向前走,可紧接着他又跌倒了,于是他自言自语:“早知如此,我又何必爬起来呢!”于是他就一直趴在地上......
(表达观点)由此,我想到了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希望一帆风顺,没有挫折、失败和磨难,可这是不现实的。
当失败、挫折、磨难向你袭来时,你就一蹶不振吗?不,真正的勇士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他们会知难而上,百折不挠。
(举例论证)屈原遭奸人陷害......汉代司马迁遭宫刑......明代李时珍多次落榜......曹雪芹、蒲松龄不都是落榜后,不甘平庸......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鲁迅彷徨过,伽利略屈服过,居里夫人两次想自杀。
然而可贵的是他们能从消沉中解脱出来,重整风帆,增添了新的勇气和希望。这正是他们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深入分析)培根说过:“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幸与艰难的遭遇面前不屈不挠。”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们需要的,它和成功同样对我们有用,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原因之后,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夏衍在《野草》中写到:种子有落在肥土中,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绝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阻力才有磨练“......
(总结)愿我们像那有生命力的种子一样,用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道路上出现的挫折失败,而不像笑话中的那个愚蠢的懦夫......
3.写读书心得时要重点突出
这里的重点指我们读完一篇佳作后,最容易捕捉、感受最深的那一点。
一篇佳作,无论篇幅长短,里面的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因此给我们的感受也是多方面的。但这些感受、体会如果全部体现在篇幅较短的笔记上,只能显得空洞浮泛、杂乱无章,这是最忌讳的。
因此,写读书心得时,无论是围绕原文主题写,还是围绕原文的某个层次的内容写,都要将笔锋集中与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去写深写透,不能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例如有人在读《三国演义》95、96回后,提起“马谡失街亭”这一内容就有不同的感受。
有人感觉马谡被斩死的冤枉且不值得的。
原因之一:司马懿都知道马谡”徒有虚名乃庸才耳!“,诸葛亮却让他守那么重要的位置,街亭失守,也有其识人不明的责任。
原因之二,马谡本身是有才华的,七擒孟获提出了许多有用的计谋,但只因失了街亭就被杀了,而当年关羽放了曹操却没被杀。说明马谡只是缺了关羽的人际关系,被诸葛亮当成自己的替罪羊了。
原因之三:吕蒙本无谋略,被孙权培养最后立下赫赫战功,而马谡熟读兵书,年轻有为,本可以做一个难得的谋士,却没有机会了。
原因之四:春秋时期,秦国孟明视、西乞、白乙领兵伐郑,结果遭遇埋伏,只身逃回秦国,但秦穆公却没有杀他们,而是怪罪了自己,后来三人帮秦穆公打败了晋国,一雪前耻。可惜马谡没有这样的机会。
同样是《失街亭》,有的人却感悟出了"纸上谈兵要不得“的体会。
原因是:马谡奉命防守街亭,不在当道摆兵布阵,却屯兵于山上。
王平问:”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马谡曰“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破竹’。”
王平又问:“若魏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马谡却说:“孙子曰‘置之死地而后生’。”
以此得出“纸上谈兵要不得”的结论。
两篇文章都是作者感受最深的一点,,只不过侧重点不同,但都有理有据,各有特色。
4.写读书心得要有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写读书笔记的前提,情真才能词切,情真才能写出有力量的语句。而情不真,词自然也就言不由衷,甚至会显得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却要硬写,是无法让读者跟着作者的感情去寻味原作的感情的。凭着想象去写笔记,那还不如不写。
5.写读书心得必须联系实际
读书心得的“得”是因“读”而发,但如何“发”,一定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或生活实际、社会实际以及其他方面的实际。这一点是读书心得的重要特点,也是区别与其他文体的主要界限。
其他文体要么是借助艺术形象来抒发思想感情,要么是像专著那样,谈科学与业务知识。而读书心得,是谈自己的读书心得与体会,非常体现自己个人特色。
这个特色是由自己的思想实际、现实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及其他实际决定的。一千个人针对同样的著作,就有一千篇不同的读书心得。
而联系实际,必须有一定针对性,要有的放失且要自然,还不能生拉硬扯、泛泛而谈。
例如
读《画蛋》有感(摘要)
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在不假。依我看,这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称不上“高徒”。
......当达芬奇投师于佛罗基奥时,佛罗基奥没有首先教他创作作品,却要他画蛋......他的目的是严格训练学生的细枝观察与准确描绘形象的能力。这正是佛罗基奥的“有方”。
......我也曾有过一位“有方”的老师......几年前,我请教她教我拉小提琴......她却让我练习拉空弦......我听到的总是那单调的“拉拉”的声音.......我一烦之下,一弓挑断的琴弦,发誓再也不学了。
......由此我想到,师固然有方,更重要的是徒要不怠。
......我喜欢写作,真羡慕那些作家,而我的老师却让我天天记札记,把所见所闻的小事都记下来......她是让我练基础,积累材料,一点点的提高。
......达芬奇画蛋直至画成功和我的失败与进步,都说明教者要有方,学者更应该不怠。
联系实际要注意以下几点:
(1)联系实际,不要写成自己某项成绩的汇报,也不要写成检讨书。
(2)联系实际,一定要事实求是,注意分寸,不说大话,不说空话,不说假话。这样才能不空洞,不浮泛,才能言之有物,深中肯綮。
(3)联系实际,还要情理真切。情真,才能感人;理切,才有力量。切不可言不由衷,胡编乱造。
(4)联系实际,贵在联想,不要拘泥于原文,思路要开阔,联想要丰富。
6.写读书心得必须要观点鲜明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意。读书心得与原作之间,内容必须保持紧密联系。 至于观点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同者,可以在心得中表示拥护、支持。反对者,可以批评、论争。无论褒贬,都要做到立场鲜明。
读书心得需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可以援引原文,但为了避免将读后感写成读后“抄”,引用的目的一般而言应符合以下几种情况:
(1)感想因原文的某段或者某句而来。
(2)感情需要借原文来抒发。
(3)原文作为叙述的对象或者议论的根据。
7.写读书心得必须要叙议结合
读书心得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在表达方式上,读书心得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
叙,就是引用、阐述读过的文章中体会最深,受教最大的那个章节、一段或者一句话、一个人物、一个事件等。
议,就是在“叙”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
二者需以议为主,叙为宾。然后结合其他表达方式,做到叙述简洁、议论精当、抒情真挚。
读书札记要怎么写?
写好读书札记的前提是作者要善于领悟、善于联想、善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去评论文章内容。其次就是在练习中,不断熟练读书札记的规律指导。
读书札记的规律指导
1,精读原著,把握重点,把握关键词。
2,联系实际,有感而发,抓住完善或不完善的思想火花。
3,运用正确的分析方法,揭示故事的哲理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