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获得感”,表明新时代的党中央更加务实,不仅注重分配制度的调整和改进,而且注重人民精神上的幸福。
春秋时期,词汇贫乏,有些字的丰富内涵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以德字为例,德者,得也,曾与“得”通用,指在物质方面有获得感,后来引申为精神方面的获得感。《说文解字》认为,德的意思是“迁,登也”。《正韵》给出的解释是: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论语》中的“德”,有多种解释,有时指分配制度引发的获得感,有时指社会发展规律,有时也指美德、德行。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统治者把百姓的获得感当成追求目标,百姓就安居乐业。孔子心中的政治理想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里的为政以德,就是统治者要让百姓产生获得感。当然,孔子也注意到精神上的获得感并不完全依赖物质分配。“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用公平的分配制度和礼仪规则来引领群众,大家就有廉耻心,并各安其位。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这里的“文”指有深厚底蕴的礼乐制度。这里的“德”指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有深厚底蕴的礼乐制度可以让百姓在精神上产生获得感,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可以让百姓在物质上产生获得感,想要招徕天下百姓,二者缺一不可。当然,其中最基础的,还是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往往会出现利益分配的空白区域,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人说一些花言巧语,来破坏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孔子对这种情况早有防范,说:“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看看,花言巧语能够扰乱利益分配。如果在小的利益分配上不较真,就会坏了公平原则,进而败坏大事。通常情况下,一个朝代建立,起初的分配制度基本公正合理。但是,用不了多久,最高统治者就被权贵们的包围起来,再也听不到街头巷尾的真实声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阶层固化现象,最终导致动乱、灭亡。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人类有精神追求。精神上的获得感是产生认同感、归属感的基础,甚至能够催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弥补物质财富的不足。新中国建立之初,全国人民当家作主,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这种精神力量让中华民族面貌焕然一新,无论是经济建设、科学技术都创造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更是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神话。这是西方人永远无法做到,也无法理解的精神境界。
人类需要公正合理的分配机制。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总会有一部分人吃亏,让谁来吃亏呢?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地位高的和智力好的,需要帮助地位低的和愚昧的,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道德经》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做一个强者,奉献自己,照顾他人,这是正向思维,也是值得称颂的美德。然而,以“盎撒—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始终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信奉“马太效应”,认为:“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他们依仗坚船利炮,肆无忌惮地掠夺全世界,甚至对美洲印地安人进行种族灭绝式的屠杀。直到今天,大英博物馆依然公开陈列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历史文物,英国人不仅没觉得当强盗可耻,反而以自己能征惯战为荣。直到今天,美国仍然抱着自己的强盗逻辑、霸权主义不放,以一己私利把全世界搅得鸡犬不宁,乌烟瘴气,成为阻碍全球发展的最大恶势力。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领导者不能搞双重标准,尤其在分配制度上,要“以百姓的获得感为获得感”而不是把“领导的获得感”凌驾于“百姓的获得感”之上。鲁哀公问有若说:“今年遭了饥荒,用度不足,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何不实行彻法,收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收十分之二的税,我还不够用的,怎能实行十分之一的税法呢?”有若说:“百姓富足,君主与谁不足呢?百姓不足,君主与谁富足呢?”是的,鲁国国君见到饥荒,应该开仓放粮,赈济百姓,而不是加征税赋,满足领导者自己的私欲。同样,作为世界秩序的领导者,应该走“王道”,团结和带领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是搞“霸道”,拉一帮打一帮。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霸道“有效、有术,毕竟有限”,终将被全人类唾弃,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
德者,得也。能让百姓有获得感的,终将成为百姓的领导者;能让各国有获得感的国家,终将成为世界的领导者。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集体主义优于个人主义,这是毫无疑问的。无论西方国家如何吹嘘,资本主义终将腐烂、灭亡。之所以资本主义、自由主义还有市场,不过是利用了人类的低级欲望。
人类个体的欲望大致可以分解成生存欲望、感官刺激、利益获得、名誉提升、精神崇高五个不同层次,既得利益集团如果忽视了百姓的生存欲望,就会引发暴力革命,被彻底消灭,这个底线是不可触碰的。然而,既得利益集团是嗜血的,从来都不会顾及百姓的生存问题,每过一个时期,就会出现民不聊生的情况,然后就会出现暴力革命。所以,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世界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摇摆。
与五种不同层次的欲望相适应的是,人类的获得感也可以分为:生存欲望带来的获得感,感官刺激带来的获得感,利益取得带来的获得感,名誉提升带来的获得感,精神崇高带来的获得感。其中,以生存欲望为满足的人,过的是“有奶便是娘”的生活。以感官刺激为满足的人,他们是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的奴隶”,他们以吃喝玩乐为人生宗旨,甚至涉足黄赌毒。以利益取得为满足的人,他们“要钱不要命”,成为“贪欲的奴隶”。以名誉提升为满足的人,他们“为仁而仁”,一生为名声所累,虽然名气很大,本质却乏善可陈。以精神崇高带来的获得感为满足的人,他们唯道是从,真心实意为大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和矛盾纠纷,他们是真正的仁者,他们贫也乐道,富而好礼,与道同在。
叔本华说:“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无聊,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左右摇摆。是的,满足于生存欲望、感官刺激、利益取得、名誉提升的人,永远无法体会“无我”的从容轻安,只能在欲望的煎熬中痛苦挣扎。孔子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告诫人们:“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只要还有一丁点“不仁”的尾巴没有去掉,就会痛苦不堪。
修身立德,来不得半点含糊、推托和迁就。孔子晚年为优秀学生排序,把德行科放在第一的位置上,其中的第一名就是颜回,孔子认为颜回差不多“得道”了,其主要德行有:“不迁怒,不贰过。” “箪食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颜回安贫乐道,不重复犯同一类错误,做到了不动心、不发怒。这是能控制私欲,不被色相奴役,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境界,已经超凡入圣,进入如如不动的“无我”状态。
子张问如何提高德行。孔子说:“主宰自己,客观公正,说到做到,不断适应社会,就是提高德行。”樊迟请教如何提高德行。孔子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是提高德行。”人活一辈子,只有做自己的主宰,不断改造自己,让自己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才能提高德行。后来,人们把儒家的主张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正是孔门弟子提高德行的路径和方法。
那么,修己安人,提高德行又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能改造个人思想,达到“不惑”境界。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其前提是“解决了灯下黑”“消除了我执”,达到纯客观的,是没有偏见的“无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看待万事万物,就能够有大局观、整体观,能够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重要与次要、先做与后做等关系,面对纷纷扰扰的世事,就不再疑惑,有定力,能成大事。
其次,能改造个人心理,达到“不忧”境界。“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是能够推己及人,分享共享的。仁者的最高境界是公而忘私的“无我”境界,“我已无我”,何忧之有?没有忧愁的人生,就拥有了孔颜之乐!
再次,能改造个人思维方向,达到“不惧”境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真正的大勇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孙子兵法》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一个能够正视不足,不断纠错,自我革命的人,虽然未必能够赢得辉煌人生,却一定能避免重大失败。这样一个立于不败之地的人,又有何惧?
最后,能够改造周围环境,成就伟大事业。德不孤,必有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六位圣王,都达到“无我”状态,他们深怀感恩之心,愿意与大众分享,赢得许多追随者,开创了伟大事业。孔子也做到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惟道是从,乐道忘忧,成为大成至圣先师。五四运动以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舍身忘我,团结和带领中华民族,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开创了惊天伟业,拉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幕。《道德经》云:“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一个真正“无我”的人,反而能成就“大我”,这就是中国古圣先贤的生命哲学和崇高德行。
而今,新时代的中华民族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精神,与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华民族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