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司团队公众号「37点2度体验」,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jY4ODg0NQ==&mid=400981381&idx=2&sn=dba23ed804226da4ec0e25e088ca5f1d&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前言:作为一个实习+工作一年半的「半资深」体验设计�新人,在过去的一年半里有过�思维能力的蜕变,也有过失落痛苦的迷茫,有一些进步,但都是建立在走过很多弯路的基础上,而这篇文章想总结一下我经历了很长时间才悟出来的设计能力进阶道理们。
1.�制订清晰的目标规划
�每年制订几个要实现的目标,这是我2014年底非常迷茫的那段时间里�被教的一招。个人目标有一个标准,就是有明确的量化验证方式,具备一定挑战性但能够达成,比如「看X本书」、「写X篇文章」、「做X次专业分享」等,和KPI比较像。有了清晰的目标之后,就可以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鞭策自己保持学习输入和思考输出的习惯,看到自己的进步,而非「走一步算一步」式的得过且过。
2. 多请教,勤�交流,保持谦逊心态
很多公司都会给设计新人配�备mentor,指导从专业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靠谱的mentor也会教给我们非常多、甚至终身受用的东西。但毕竟有一句话叫做「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除了自己的mentor,我们大可以向更多的人主动请教学习,接受更丰富立体的视野与观点碰撞,让自己得到�更全面的成长。
在公司内部,最好的学习对象自然就是身边的设计同事与项目组同事了。除了设计评审这个常规的学习途径之外,平时还可以主动观察别人的设计文档、在思路打不开时请教他人获取灵感等。至于项目组的同事,虽然可能在UED领域不够专业,但却能提供一些不同角度的思考启发,他们也对用户和业务更加熟悉,而这非常影响一个产品设计是否能真正达到预期效果,产品设计作为一个用户、商业、技术三方平衡的工作,是必须要综合考量多方面的因素与建议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走出去和更多同行业的人交流,除了线下的聚会等,在网上发表一些关于设计的观点和作品也能很好地帮我们找到志同道合�者,彼此切磋、共同进步。从经验丰富的前辈身上,可以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自我提升的方法,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甚至找到职业生涯发展的模板与方向;从同期毕业年纪相仿的伙伴身上,可以观察别人闪光的地方,激励自己不落后于人;从年龄比自己小的学弟学妹身上,可以感受到更多积极进取的锐气,发出「比当年的我强一大截」的感叹,用危机感鞭策自己进步。当认识的优秀者越来越多,就会越加感受到自身有太多不足之处,不复有坐井观天式的狂妄无知,而�是长期保持谦逊进取的心态。
3.不急于求成,把「努力」用在刀刃上
很多刚入行的设计新人都有着充足的精力与热情,非常勤奋努力。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急于求成、太过用力而不看方向,反而可能造成身心俱疲的�后果,甚至伤心离开、沦于平庸。
接到一个需求不问清背景目标不分析人群场景,面对不合理的要求缺乏判断或不主动寻求上级保护,不会借助工具事半功倍,而是一开始就去考虑详细的解决方案,辛辛苦苦加班画一堆设计稿,最后因为方向错误全部作废,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盲目努力」式场景,方向错误的「努力」会拔高我们对结果的预期,也造成最后的落差,带来的痛苦与挫折感也会非常巨大。
相比一时燃尽全部激情,学会找到正确的方向、合理分配精力、恰到好处地投入设计工作,是更加省力却进步更快的聪明选择。
4.独立自主思考,不盲从「成功」经验
�新人其实是很容易迷信「大公司」、「成功人士」的经验的,认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亦步亦趋模仿,缺少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拿遵守设计规范和竞品参考来说,我们有时就是直接生搬硬套,别人问原因就说「因为XX就是这么做的」、「规范这么写的」,但却没有深入�考虑过产品背后目标人群、使用场景、业务复杂度的差异,也不知道规范最初的成因。而一些产品的「成功」,其实是多个维度因素在推动,在设计这环并不见得有多�「政治正确」。工作中,如果发现mentor、主管、合作伙伴的观点有考虑不全面的地方,其实大可提出自己的异议,有理有据就好,而不是忌惮对方的层级全盘接收,变成一个纯「执行」的机器。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助于我们做出真正「适合」、「独特」、「眼前一亮」而非「生搬」、「雷同」、「比比皆是」的平庸方案。
5.把挫折视为突破自我的良机,而非怨天尤人
�对新人来说,犯错、遇挫、挨骂并不少见,但是如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中总结心得,把其视为突破自我的机会,熬过去了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于我个人而言,在2014年底遇到了一连串挫折,项目没PD方向一团乱麻、被不靠谱的需求折磨得疲于奔命、实习留用不顺、再加上毕业论文的压力,一度萌生�各种消极念头。但经人引导走出之后,如今回头在看,正是这段经历成了今年进步的铺垫:不再只追求界面好看易用,而是开始培养自己的产品商业思维,从更深入的角度看问题;开始注重前期目标梳理沟通,不弄清楚用户场景业务目标不轻易开始设计;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了深刻认知,学会反转缺点为优点或者扬长避短;不再孤傲封闭,而是主动走出去帮助他人,通过写作等分享与表达观点,结交了更多同行朋友,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现在再遇到不顺的地方(其实目前很少啦),不再轻易焦虑怨天尤人,却更多了些乐观自嘲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