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为西汉昭帝时期,作为大夫代表的田千秋与桑弘羊与文人代表们就国家经济大势进行辩论的内容记录。今天读到其中一段文人引经据典的讨论,感兴趣查了下原文,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感叹就算是到了古代的朝堂之上,也都是草台班子,关键这草台班子还没有被戳穿。
原文内容是这样的。
文学曰:“古者,贵以德而贱用兵。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1)今废道德而任兵革(2),兴师而伐之,屯戍而备之,暴兵露师(3),以支久长(4),转输粮食无已(5),使边境之士饥寒于外,百姓劳苦于内。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6),非长策也(7)。故以罢之为便也。”
这段本来是文人们用来论述为啥应该罢盐铁的一段论据,引用了《论语》中孔子的原文:“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希望表达以德服人的施政原则。 但问题也出在这, 因为这段话在最开始论语的语境里面虽然有以德服人的一些意思,孔子却加了很多限制的前提在里面。 而文人们直接拿出这句话,却没有一并提供原文中限定的前提,不知是故意这样曲解好可以忽悠权贵,还是文人对于经典的理解本来就不在线导致领会错了孔子的愿意。但结果是大夫们买单了,接受了文人们的这个观点,并没有发现文人们埋的坑,或者是文人们的疏漏。不禁感叹,草台班子无处不在,而我们的认知大多数时间也都被这些草台班子所左右。
具体怎么回事, 我们就详细的来解读下。
问题出在“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这篇文章贡献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金句,比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比如‘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整篇融合到一起你会发现孔子论述既来之则安之是有一系列前提的。
整篇孔子季氏的故事梗概是,鲁国季氏要去讨伐颛臾(zhuān yú),冉有跟子路去报告孔子。孔子责问两人,两人甩锅。被孔子教训:“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翻译过来就是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接下来就是传世名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的语境是,大家都贫困的时候,就均了,就和睦了,不用担心倾覆的危险了。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看见没有,孔子这意思就是,国家一穷二白,大家都因为贫困而其乐容容。这时有外者不归服,我们没有刀兵,就用道德来感化,这是被逼无奈的,因为确实没有武力啊。并且相比外部威胁,内部如果不均,反而是更大的威胁。可用在这里,汉朝国力强盛,不是没有武力,只是武力有些过头。但按照学者们的说法引申出去,就要变成自毁刀兵从此以德服人了。孔子的意思被断章取义,他老人家估计在云端也是一生叹息。
另一个可叹的是孔孟老人家们的话,在历史上像这样被文人们拿来曲解的次数可是数不胜数,前有这盐铁之论,后有赵匡义的“在德不在险”。每次用起来,都把反对方噎的够呛。可真深究起这文字的根源,却发现不说背道而驰吧,但也是断章取义。可叹就是因为学问不精,没有对原文的深入理解,而被文人们忽悠的够呛。
所以你看, 引经据典之时, 可能大部分时间都没有搞清楚原文的真正含义。 但是同时对方也不了解原文,最终大家虽然达成了共识, 也许也是离原文差了十万八千里,反正最终事办成了。这件事情真正什么样,又关原文作者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