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恩师,在我不算长的人生中很幸运地拥有许多,不过我最早想起的是他。“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反反复复诵读这篇《师说》的时候,也正是我与这位老师相识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光挺有意思的。
老师就住在学校里面的老房子里,我们时常在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后,结伴去参加老师开的“额外班”。穿过树荫满地的阶梯,种满花果蔬菜的小菜地再拐过去,紫荆花瓣落满地的前面,便是老师的小屋。老师是个急脾气的人,但总是在我们叽叽喳喳玩闹着的时候,为我们开好门,摆好桌子凳子,擦好黑板,一丝不苟地等着我们。
这个“额外班”,多的时候有十几个学生,在不算大的客厅里,挤得满满的。大多数学生是奔着老师的课程来的,满心想着在考试中能够多加几分,积极求上进总归不是错的一件事。而我还有我的同桌,便是其中的“另类”,我们是在课堂之余,来和老师探讨许多“额外”的东西。
当然,老师的“额外班”主题是补充知识,很系统地为我们加了一波又一波的“营养”,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在本子上认真记录,生怕漏了哪个知识点,氛围甚是好。开了一段时间的“小灶”,我们许多人的成绩都有了锦上添花的效果。不过,影响我最深远的,是课余短短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老师与我谈过的许多话。
老师是个大龄文艺青年,写过诗出过书,他总是在说自己选择了最安逸的方式生活,辜负了一颗浪迹天涯的内心。可他又是很享受,在学校里为学生输送知识。有时候他有点“愤青”,总是喜欢说些大家不太理解的话,比如要关注自己的内心,要找寻自己独特的灵魂。大多数人听完,心无波澜,埋头继续做题。
一切为了考试,向来是理所应当。梦想,只能是一文不值。即便现状难改,但老师每次还是很激情澎湃地说,不过底下总是没什么反应,他也不免有些愤愤然。这在当时,其实给我带来了许多思考,也让我“不安分”的小心脏更加灼热地跳动。所以,老师算是我很重要的思想启蒙者。
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我和老师讨论“痛苦”这个词。他说我写的几段话,有点“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赋愁”的感觉。我自然是不服气,和他举了许多例子,声情并茂地说明我是懂“痛苦”这一词的。老师听完,很平静地和我说:“如果你不曾经历过这世界上的所有事情,你是不会懂得总会有你想象不到的事情,比如痛苦、遗憾、无可奈何,它们都可能有我们所不能够触及的深处。”我开始了无限的思考。
当我们觉得承受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跳开局限着我们的空间,到更广阔的维度里去,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下我们当下的处境,其实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情都变得如此渺小,而我们要去追寻的太多,世界太大。后来,我每当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都会记起老师和我说过的那句话,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我也不断地去前进,靠近更强大的自己。我很感激。
在懵懂的年纪,在周围的人都在为了考试浑浑噩噩地度过高中的时候,在老师的影响下,我懂得了不做一个随波逐流、墨守成规的人,懂得去探索内在,也懂得了去和自己对话,然后有自己的理想,有了努力的方向,也有了不懈奋斗的韧性。老师就像一盏明灯,在我日后的人生路上,总是给予我光亮,那是一种离得越来越远却不会泯灭的温暖。
回想来时路,我的际遇添了不少,还未有中年的沧桑,却隐约有种超越年龄的超脱和旷达,这与我的这位老师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复杂的社会,能够越过世俗去回归本心,逐渐成熟,但仍然保持纯粹与朴实,渐渐看透人生的欢愉与悲苦,却也享受其中。一颗自由的心,一个有趣的灵魂,大抵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遇见,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之所以一提到恩师便想起他,大概是因为其他老师给予我的大多都是知识,而他指引了我不一样的思考,影响至今。何其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