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四北六条,东西走向,东起西四北大街,西至赵登禹路。全长480米,均宽4米。明代称燕山卫胡同,因燕山前卫衙署在此而得名。清代称卫儿胡同,亦作卫衣胡同、魏儿胡同。1911年后为与南草厂(今南草厂街)东侧的北魏胡同相别,改称南魏儿胡同,亦称南卫胡同。因是西四北西侧自南向北数第六条胡同,1965年更名西四北六条。为北京市平房住宅保护区。
西四北六条21号为陈半丁故居。陈半丁,浙江绍兴人,擅长山水、花鸟、兼及书法、篆刻,中国近代绘画大师,曾任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会会长。1951年,陈半丁因米粮库4号的“五亩之园”过于张扬而将其卖掉,另买了两处宅院。一处在东新帘子胡同,另一处即在这里。
西四北六条34号,《大公报》的“双子星座”徐盈和彭子冈夫妇曾居住于此。抗战期间,徐盈曾赴西北战场采访,抗战胜利后,任天津《大公报》驻北平办事处主任。彭子冈 1936年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后,进入新闻界,任上海《妇女生活》记者,不久转入《大公报》,成为抗战时期新闻界最活跃的记者之一。
著名画家吴永良与1986年冬到西四北六条看望徐、彭,据其回忆——
1986年初冬,我陪原《大公报》记者谢牧兄专程看望了徐、彭二位。他们住家在西四北六条34号。那是西四北大街向西的一条深巷子,差不多走到尽头才找到。院门朝北,走进去是个窄小的院落,南、北房各三间,东边是院墙,一小间西屋。院子里有两棵带着枯叶的小树,房顶上匍匐着一些枯草,显示出年久失修的迹象。
徐、彭二位住的是北房,各占一间,中间是堂屋。徐公先引我们到西间看望子冈。小屋约七八平米,一张单人床和几个旧箱柜外,只有两张方凳。
子冈侧面向内躺在床上,双眼闭着,人虽然不算消瘦,但面色苍白。这位抗日战争时期名震大后方的记者,就病卧在如此简陋的卧室中,令人心中感到有些沉重。
西四北六条四合院占地面积856.50平方米,一亩多,平房建筑总面积576.4平方米,总共有23个房间,2个车库,7个卫生间。据公开报道资料称,此四合院登记在某公司名下。
西四北六条23号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西四北六条23号是一座四进的四合院,大门之前是影壁,两侧有上马石。与大门相连的是倒座。二门为垂花门,两侧为抄手游廊,墙上镶嵌什锦灯窗。二进院有北房五间,东西耳房各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后院与二进院相同,最后一进,也就是四进,有九间后罩房。这座四合院过去是武将的宅院,金柱大门,门上有个超大的“福”字,有鼓型门墩、马石、影壁,前后四进院落,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
西四北六条17号,当年拍摄此照片时正在维修施工,大概十多年过去了,不知现在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