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一
七、八岁的时候,经常一个人坐在自家屋顶上思考,有对未来和远方的憧憬、对天空和大地的不解,想的最多的却是对死亡的恐惧。一度这种恐惧占据自己大部分心力,极为压抑、呼吸困难,无法释怀。后来为了克服这种恐惧而采取了很多方法,包括:不再一个人去屋顶、与哥哥们分享感受、和小朋友去墓地探险等等。直到有一天父亲给我订阅了《中国少年报》和一些读物才总算转移了注意力。
于是产生了另一个困惑了30多年,挽救一个少年走向极端的问题:
什么是哲学?
胡适说:凡研究人生且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且要的解决,这样的学问叫做哲学。
爱因斯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毛泽东说: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认识论。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我们就从冯先生和这本《中国哲学简史》走进中国哲学吧。
这本书成书于上世纪40年代,这是为西方人讲解中国哲学的一本入门教材,这样的“入门”对于现在的国人来说刚好适用。
这是一本言简意赅的著作,作者学贯古今,熟读经典、游刃有余、大道至简;为达意之精确,很多引用经典而未加解释和论述,这也正是作者高明之处,如同佛经中的“如是我闻”。
本书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我把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来读的,分别是:中国哲学特征及背景;古典哲学的分类;中国哲学的发展进化;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融合与创新。
第一部分:中国哲学的特征及背景
一、中国哲学的精神
1.中国哲学与宗教的关系: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去,就把儒家思想列为儒教。他们可能并不了解,中国人早就将哲学思想通过口耳相传演化成成语、典故、文艺等深入到民间。中国的哲学思想通过长期稳定的延续,如同基因一般写入国人的精神深处,很多深刻的哲学观点可能出自一个不识字的山民之口,更多哲学警句早已成为中国关键词。
实事求是的说,儒家思想并不比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更像宗教。《四书》诚然是中国的“圣经”,但《四书》里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天堂、地狱。
2.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有一种说法,把哲学分为“出世的哲学”和“入世的哲学”,孔子在被问及生死的问题时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哲学应该是入世的。道家的发展,以及在佛教思想传入中国后,一些“出世”的思想也广泛传播。如果深入了解中国哲学后,不难发现,中国哲学早已脱离了出世、入世的概念,这属于理想和现实主义两个反命题。
“如何将两个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正是中国哲学要解决的问题,求解这个问题,正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3.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的方式:
中国的哲学家与西方哲学家相比,表达方式不同,像《论语》、《老子》都是寥寥数语,看起来并不像一部哲学论著,通篇内容几乎都是名言隽语。这种表达方式看似不够明晰,但其提供的暗示仿佛是无穷的。
通过暗示,而不是意义的明晰表示,这也是中国的文学、艺术所追求的境界,哲学给予了这种追求的动力
郭象也许是《庄子》最好的注释家,他的注释本身就是道家的经典文献,但人们还是要怀疑郭象的看似明晰的注释真的是庄子的真实意思表达吗?“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老子》)。
二、中国哲学的背景
1.中华民族的地理背景:
中国特殊的地里环境是中国哲学发展、延续的重要原因,中国东、南面临大洋,北面苦寒之地,西面是难以逾越的喜马拉雅山、昆仑山。这样的地理环境让外来侵略者和思想极少进入,这是中华文明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间断传承的文明,这种“极少”也能让中国哲学思想有足够的时间和容量进行吸收兼并。
中国哲学家成长的重要时期是“春秋战国”,思想状况正是“百家争鸣”。经过3千年的不断演变,模式却是一成不变的,中国的一切矛盾,政治矛盾、经济矛盾和思想矛盾,因为其源头和基础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看起来都是更像是“人民内部矛盾”。
通过两个对“世界”的词汇:一个是“天下”,一个是“四海之内”,这是中国人世界观的地理基础。中国哲学家没一个有过海洋探险的经历,按说孔子、孟子住的地方离海不算远。当时的学术中心“稽下”更是集中了一大批顶尖学者。但孔子在《诗经》中只提到过一次大海:“道不行,称桴桴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治长》)。孟子也只简短的提到过海:“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
出现了一个问题:那么多“子”,怎么就没有一个愿意出海碰碰运气?个人认为原因是:中国的农耕文明相较于同时代其他文明来说太过发达,当时的智者可能不屑离开土地去海上找灵感。根植于中国大陆的哲学家是多么的自信、多么的高傲、多么的执着的坚守自己的哲学理想,这种坚守也给这块大陆上的文明几千年不曾间断传承提供了保障。这与海洋国家周游海岛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多么的不同!
2.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国家,直到现在中国还有80%的农业人口,所以贯穿中国历史,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土地的利用和分配问题。哲学家也要进行思考和定义才能将这种矛盾化解并统一,于是最早提出的社会阶层:士、农、工、商的分别就是对当时的社会关系的最合理区分。
“士”一方面管理土地和人民,一方面替人民思考,这样的结构对国家来说无疑是最适合的,一方面把农民留在土地上,给农民以足够的认可和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让士大夫来思考并创新文明。中国古人的文化、艺术作品都有几个鲜明的特征:隐晦的、有张力的、有约束的、正面的。因为思想的稳定是利益集团所追求的,这个利益集团就是控制着土地和话语权的“士”。与西方不同,西方因为社会财富的匮乏,需要不断掠夺他人,所以西方的“士”是骑士、武士。
中国古代的经济相比较西方来说太过于发达,这让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获得超强的自信,这种自信在思想范畴里就更为明显,中国人自称为“中央之国”,对外来种族称为:胡、夷、蛮等,都是带有明显鄙视甚至侮辱的名词。这种自信能够有不断传承的动力。当我们看到在20世纪中国居然还存在一个2千年前一模一样的政体时,不得不承认,这个体制的设计者和传承者,特别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士”们,是何等的高明、何等的固执、何等的自信、何等的从容。
3.社会普遍价值观的确立:
家族制度就是过去中国的社会制度。传统的社会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其中有三种关系是家族关系。其余两种,虽然不是家族关系,也可以按照家族关系来理解。所以儒家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社会关系做比较好的定位,这种定位对巩固国家统一和社会经济结构是不可或缺的。
出世和入世是中国哲学家一直探索的问题,“道家游方外、儒家游方内”,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能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平衡,这让中国人对于出世和入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外面骂的凶着呢,等群众们开始加入辩论了,他们私下里又一起喝茶、下棋去了。
第二部分:中国哲学的分类
因为中国哲学从创立于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这样的时代的言论比较自由、思想比较开放,更重要的是几乎每个思想主张都能找到一个实践的平台,不管你对“春秋战国”时代有什么样的认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哲学的黄金时代。
为中国哲学分类,就是为中国哲学家分类,在这个“百家争鸣”时代里,各种思想都有鲜明、尖锐的主张,所以很容易辨别,人们轻易就断定出一个迂腐、守旧的儒家,一个悠然自得的道家,一个大刀阔斧的法家,尽管这些认并不科学,但也能看得出这种特点突出,辨识度很高的思想相互冲突、激烈碰撞的盛况。
本书开头部分作者写下这样一句话:“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
《围城》中有这样一段:方鸿渐笑称某位哲学家算不上哲学家,应该是一位“哲学家学家”。从这点上看,冯友兰先生不仅是优秀的哲学家,同样也是一位出色的“哲学家学家”了。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的主流。他们成为主流,是由长期演变而来;而在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它们还不是争鸣中的许多家中的两家。那时候学派的数目很多,中国人称他们为“百家”。
后来试行分类的第一个人出来了,他就是汉代的司马谈:他将中国的思想家分为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大部分人都是觉得这样区分很合理,也可能是因为他有一个很有名的儿子——司马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