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一场瘟疫流布鄂西北竹溪及陕西省平利、旬阳一带。一位隐居画屏山的封姓民间医生,出山“随处诊病,著手奏效”,解救乡民。事后,人们奉之为神灵,在其隐居处附近,立“封王庙”以祀,祭拜至今。
“封王”原是逆行神医
历史上的鄂西北竹溪,佛寺林立,道观众多,祀庙不少。然岁月流逝,它们多毁于战乱或政治运动。
如今,位于竹溪县蒋家堰镇的画屏山(俗称漂水岩,为竹溪县古代八景之“画屏烟雨”所在地)上重建的一座祀庙,尤显珍贵。
2019年夏天,笔者登上画屏山,走进此庙,看到墙边立一块石碑,上书“封王庙”三个大字。因室内光线暗淡,当时没能拍下那块石碑,只把门外屋檐下两块石碑拍下。
回到家里,仔细辨读、抄录图片里这两块石碑上的文字时,才发现,这座庙与历史上鄂陕毗邻地区发生的一场疫情有关。
封王庙石碑上的文字,详细记述了兴建此庙的前因后事。首先,碑文介绍了漂水岩的位置及其风景。然后,碑文说到与此庙有关的几件传奇事件。
先是“咸同间(清朝咸丰及同治年间,即公元1851—1875年间),发逆(太平天国西征军)踞溪邑(竹溪),属寨堡蹂践,而(漂水岩上)保合寨旋获安全,众孚地神呵护之灵欤。”画屏山在“发逆之乱”中,护佑了乡民,人们感恩土地神。
接着,就说到了封王庙的来历:“异时(据后文推断为清末),大旱之后,疫疠流行,陕属平旬(平利、旬阳)诸地,患疫者往此。有医者负黄袱,随处诊病,著手奏效。叩其名讳,自云封姓,莅溪左(竹溪县县城西面)之漂水岩。事后询访,无知者。至其地,但见危峰怪石隐云而已,疑神化良医,悬济群生。”
原来,“封王”者,是那位在瘟疫流行时救治了百姓的封姓医生。
然而,这位“著手奏效”的医术高明的逆行者——封医生,解救了疫情中的人民,做了好事,被人传颂,却悄然离开漂水岩的居住地,神秘地“隐身”了。
从其衣着——“有医者负黄袱”,或为隐居画屏山修道的道士,道士中不乏医术高明而仁心济世者;或者是一名在画屏山采药,而不愿被人打扰的民间医生。总之,这是一位大爱的医者、大勇的逆行者、看透并躲避功名的真正隐者。
疫情过去之后,当感恩者、渴慕者、想往者来到画屏山,寻访封医生时,却怎么也寻不见人;问当地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其踪迹,从此缥缈不可考。
来到画屏山的寻访者,唯见危岩峭壁、烟雨画屏、白云青山、岭树重遮……遂将这位医者仁心、医术高明的封医生,推断为神的化身,称之为“封王”。我理解这“王”,是医者之王、药中之王,即医王、药王的意思。
于是,“好事者遂立庙以祀。始营龛室三间,屋小如斗,住持者僧柯,缘门化集善赀,治陂为址,遂为广,将大兴庙貌,以隆香火,惜不终其志以寂。”
初建的“封王庙”,非常简陋,仅坡坎上立一小庙,住持者叫僧柯(姓柯的和尚),着手化缘集资以扩建,可惜没有成功。
然后,“越二十余年,至民国建元之次年,岁大旱,庶人得祈丰沛甘霖,民庆有年,左溪好义之士,捐赀倡修。临近信士,闻风响应,不数月而土木落成。顿祷神灵妥佑,四方蒙庥(庇护),功德永垂,千秋纪念,妥为之传,铭志其巅,未(为)俾后之览者知此庙矣。”
原来,二十年多年后,民国“建元之次年”即公元1913年,左溪(今蒋家堰镇)一带大旱后逢甘霖,人们将此吉瑞,归功于画屏山上神灵的护佑。乡民为庆祝丰年和感谢神灵,扩建了“封王庙”。这则碑记就撰铭于此时。
写碑记的,叫甘春浦。他还拟撰了一幅对联:“崖前溢山泉,活人济世不啻香流橘井;雷电呵令劫,震聋击聩宛然说法莲台。”横批为“濯濯厥灵”。联刻于碑侧,称赞画屏山的神奇、灵异。
碑文所记,还有更奇的:“清光绪初,有冒险家采药其上,于山腰见石穴,外狭腹阔,内列几案炉鼎,皆金光熠之。既而约数人,挟数凿器,缒而下,凿甫施,晴宝雷鸣,击置对岸,神威莫测,贪顽者自是弭觊觎心。”
显然,碑文所记有关画屏山的传奇事件,无不与天灾人祸有关,反映了昔日乡民在灾祸降临之际,渴望神灵护佑,并赋予山水以神性的自然崇拜心理。
但有意思的是,该庙还有 “蜂王庙”的别称,且在民间更为流行。当然,其来源是非信史的传说。
传说的依据,是漂水岩的绝壁之上,有一个悬在半空中的岩洞。洞内有无数野蜜蜂,常年筑巢盘踞。蜜蜂所酿之蜜,溢出蜂巢,顺岩石流淌,融入岩下之泉,故泉流自带甘甜。
当地人饮泉水而称奇,誉为“神水”。周边乡民,常到山上取水,以求祛病消灾,遂将该洞誉为“蜂王洞”。
由此附会的传说故事,发生在清朝。画屏山麓的颜家街村,有一个叫颜昌贵的村民,三十多岁尚无子女,听人建议后,上漂水岩取“神水”饮用,以救治不育。
为表虔诚,以感动神灵,他取水之时发誓,若他与妻子饮此水后,果真添丁进口,定四处化缘集资,为蜂王建庙以祀。传说里,后来他果然如愿,生了儿子,有了后代。庙便由他发起募资,建了起来,名“蜂王庙”。
正因这一传说的广泛流传,“蜂王庙”的叫法在当地民间十分普遍。
封王庙寄托民间信仰
画屏山上的祀庙,本名“封王庙”,民间又口耳相传为“蜂王庙”,所祭拜的,其实都是画屏山。
乡民在天灾人祸降临之际,得益于它的救护,此山又有天然之大美,便“吸附”诸多传奇故事,承载了人们祈福祛祸的民间信仰。
与画屏山有关的传说,与历史交织在一起。因为时间淹没往事,战乱毁坏史志,传说不一定虚幻,而历史或有讹传。画屏山有山峻、水奇、洞幽之三大自然特色,与之有关的丰富传说及历史,大多与这些自然特色有关。
画屏山从古至今,泉水众多,成为左溪河的源头。众泉之中,当数“盐水洞”最为充沛,属暗河洞泉,泉流汩汩滔滔,自岩上涌出,有水桶般粗细,且常年流淌不息,冬暖夏凉。山巅之下有岩壁立,岩壁之下有洞穴如屋。当年蜂蜜入泉水、甘泉疗疾病的故事,或是传说,或是真事,皆基于画屏山这一特点。
因为有泉水自画屏山高岩上涌出,飘洒而下,如雨似雾,人称漂水;雨后更云雾缭绕而生烟、飞瀑泄下如白练。故此山有漂水岩、云雾山之称。
清代同治版《竹溪县志•古迹》篇,有详细的记载,应证了相关历史及传说:“漂水岩,岩上有旧磨一具,及石床、几席、釜甑、器皿之类,罔不毕具。上有洞,洞内藏箱一口,土人常见之,至今尤存,不知何时物也。岩内有泉,其流不竭,下灌田数百担……”。
险峻的山势,坚固的堡寨,灵异的泉水,幽深的洞穴,神奇的传说,骄傲的历史……这一切,使得其周边一带的乡民,长期保持了对画屏山的虔诚信仰。
画屏山前的祀庙,作为这种信仰的现实寄托之所在,不断得到重修和扩建。
“封王庙”前另一块石碑上的碑文,就记载了此庙的一次扩建。此碑文为《立契出卖生熟旱地房契》:“宗人因负债甚重,兄为志谦,议修建祠。定旱地草房,坐登左溪寨五屏山(今称五指峰)。其界东抵……以上界畔,踩踏明白……出卖至云雾山下名下管业,永祚香火……”。
此碑立于民国八年,即公元1919年。显然,画屏山的祀庙后来地盘扩大了,香火更盛。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封王庙”基本保存完整。据乡民回忆,此庙大门前有高大台阶;上台阶入院内,左右为厢房,正面为大殿;大殿供奉“封王”塑像,塑像前有石砌的方形小池,里面即为供信男信女祭拜后取用的“神水”。
那“神水”,就是来自庙后,自画屏山岩头上汩汩涌出、飘洒而下的泉水……
十年“文革”期间,“封王庙”毁于一旦,荡然无存。现在的白墙黑瓦翘檐的一间殿堂式小庙,是数年前由当地村民自发募资兴建的。这样的“封王庙”,十分简陋,然而据说,每逢初一、十五及年节,香火颇旺。这是好事。
画屏山不老,其悲天悯人的情怀想必依旧,而民间信仰和传统文化的赓续,不是时间流逝和人为力量可以斩断的。
笔者写此文时,恰好看到了“竹溪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就有“蒋家堰封王庙传说”列入。这是令人欣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