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所有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某个宝贵的东西,但能找到的人不多。
即使幸运地找到了,那东西也大多受到了致命的损伤。
但是,我们必须继续追求,因为不这么做,活着的意义将不复存在。
还是星期六的晚上,科学馆外飘着沥沥细雨,这样的天气大家都不愿意出门了吧!我们揣测着,连卫生间的镜子上也蒙上一层擦不干净的水汽。我和JP君谋划着来齐四个人就去搓麻将。
临近七点半的时候到底还是来了七个人,麻将是打不成了。于是JP君沏好一壶工夫茶,作为本期主持的笔者抛出了这一期的主题——聊聊你的专业那些故事。
之所以选了“专业”这样一个老生常谈但总也没谈清楚的话题,是因为在第一期的聊天中我们发现隔行如隔山,由于专业的壁垒我们或多或少对别人的领域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因此不如这一次就跳出固有的圈子去看看别人在做什么、在想什么。
走进图书馆,四处可见抱着蓝色砖头的医学僧
虽然在旁人看来读临床医学已经是很吃不消了,但医学僧A同学还是修读了工商管理的双学位。
医学僧A同学说,自己是比较喜欢忙一点的那种人,当初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走进解剖室的时候觉得也许自己冥冥中注定走这条路吧。虽然有一摞摞书要背,但还是苦中有乐,了解到了很多人不知道的身体上的知识,甚至还能回家给妈妈手动做叩诊。
谈到医学的人才培养机制问题,他说和属于经验医学的中医相比,西医属于循证医学,有了准确的理化指标对于人才的培养来说相对容易,但是进入三甲医院的要求,5+3的培养机制和低实习工资这些都有些让人望而却步。
别人睡到日上三竿,我们每个清晨都得在操场练声
播音主持专业B同学,才进大学不到一年,连日常说话都自带播音腔。
她说当初为了参加艺考文化知识基本靠自学,过五关斩六将进入了暨大播主系算是一个阶段的小小胜利,但是生活并没有她想象那么美好,业内乱象也让她需要不断警戒自己保持初心。
因为不想被看做花瓶,所以想要自己静下心来积淀更多内在的东西。
毕业八年,做的事情和生物没有半毛钱关系
毕业于04级生物系C师兄,他为我们分享了自己十年前的大学生活和如今的职业经验。
当初因为相信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而投身生物专业,但学了两年发现科目很难,就业率又低,同班同学改行的很多,从事本行的只有寥寥数人。
创过业、做过互联网,现在开始在做创投和咨询,他的脚步没有停下过。
在中国讲法是一件充满无力感的事情
读法学的女同学D,总让笔者想起《律政俏佳人》里的艾丽伍兹,我们的艾丽伍兹用辛普森杀妻案为我们解释了什么叫做法律事实不一定是事实,“我们讲的是程序正义”,她说。
中国是人情社会,法制进程还存在很多问题。有问题说明有机会去解决,这也许也是生命力的表现,能够用自己所学解决一些问题,还是有成就感的。
朝阳股的期望和就业率的尴尬
如今已经保研清华的E同学,曾经觉得环境工程是朝阳股,也一度因为师兄师姐的洗脑而想要放弃。
经济效益和环境治理目前还是一对很深的矛盾,环保局无实权,一个垃圾填埋场也就需要几个环境毕业生。
说到环保问题,我们的环保意识只停留在口号,就像每个人都在问为什么北京雾霾这么重,但是没有人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少开一天车?
另一方面像垃圾处理,人们的意识薄弱是一方面,没有合适的制度来保障运行则更令人担忧。
生态问题不是一个学科可以解决的问题
读生态学J同学,谈起专业的前景,一脸渺茫的希望。
国家在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是行不通的了。他从滇池的污染和治理谈起,生态环境的时间跨度和地理跨度之大超乎常人想象,滇池的污染和修复,花费了国家几百个亿,成效却不乐观。当今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生态学所学就可以轻易治理的,应该是多学科的交叉。污染源头不止,再怎么治理也无济于事。
我选了最水的专业,就是为了四年不用去上课
青年作家F先生刚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如今的他已经出版了自己关于国学的作品。
他说当初的高考成绩完全可以上中大,选择行政管理是因为课程简单不用上课也可以顺利毕业,想要用充分的时间专注于创作。
对于普遍迷茫的大家他建议,最重要的还是选好自己的目标并懂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聊到最后我们开始分享自己在专业中的未来规划,医学僧的一句话很打动我,他说不能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我们从高考的流水线上下来,茫然无措地走进大学校园走向自己的专业,能够清晰地找到自己心之所向的人凤毛麟角,但所幸是我们并没有因为迷茫停下过探索的脚步。
也许自己的道路终究还是要一个人走,但在此刻看到无论什么位置上的人都有和自己一样多的困惑,便也略感心安。
时间已经远远过了九点半,几个人干脆从专业又聊到反智主义,从朋友圈的落没聊到城市印记,大家好像都放下了刚走进这间房间稍显紧绷的神经,像熟识的老朋友一样滔滔不绝起来。
看到别人能把自己想到却说不出的东西表达出来,笔者几次忍住想要伸出去握的双手。不禁感叹人生际遇这件事是何等美妙,彼时应该正准备司考的艾丽伍兹、写双学位论文的医学僧,或者享受着初入大学的新鲜感的播主学妹,本可能又要对着屏幕度过一个平凡无奇的周末,此刻却坐在沙发上面对着面,喝着同一壶热茶侃天说地,观察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能与这样一群有趣的人相遇,何其有幸。
聊到为什么会来参加这期活动时,我们的艾丽伍兹说是看到推送被理念吸引。想起来之前的麻将梗我不禁笑起来,也开始明白JP君说不要为了办活动而办活动的意思,和辩论赛,讲座,朋辈分享的形式不同,SITdown提供一个不用巧舌如簧、慎思明辨,只要有想说出来的话,甚至只是想听别人怎么看就可以来坐坐的平台。
这样一个地方,困惑和偏激都可以被容忍
在人越来越像一座座孤岛的时候,
我们可以花一点时间坐下来,
试着去触碰那些在海平面下相连着的土壤。
我们想经营一个社群,在大学校园里。以“Science科学·Idea想法·Technology技术”为核心主题,每周举报一次线下面对面聊一聊。我们提倡天马行空,我们也践行脚踏实地,我们希望保持思维的活力,我们要做一群有思想的年轻人。
至于放上简书的意义,也许能让一些人从这样一个小小的侧面蠡测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