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不是因为我多么好学,而是太无聊了,无聊的人感受不到这个世界的善意,于是就躲到图书里去了。这是病抵治,这是慢性病,抵慢慢治。对于读书我也有话说,就当对我读书病的病情记录吧,万一痊愈不了,那就当案例也能供他人参考。
我的读书观:
1、少占有,多使用
与以往相比,现在人们更加倾向一件物品的使用权而不是占有权了。
我认识不少北京的朋友,他们虽然具备买房的能力,但仍然过着租房的生活,甚至有的连车都不买了,过着租车的生活。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使他们的生活更加精彩,同时展现出生活本质的意义。
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读书的本质是读书的时间和读书的思考。买书是对书的占有,却不能保证读书时间和读书思考这两点,现在我更加倾向借书和在书店的现场阅读,买书量大减。
我在2010年这段时期病情较严重,疯狂买书,好像买书就是那解药,买了之后,没翻几页,病情好转,书也就束之高阁。随后几年,我多转战济南各个图书馆,借的书总要还的,所以要保证在deadline之前看完,借的书阅读时间>买的书阅读时间。最近一年,由于工作位置原因,我去书店的时间更多了,书店现场阅读时间≈借的书阅读时间>买的书阅读时间。
我更加看重当下的力量,有了兴趣,当下就读,当下就学,而不是当下就买。学到了就不必在乎书还是不是你的了,起码知识已经放到脑子里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关于读书,我们第一要观察的是阅读时间,而不是买书量这个委托之量(参考张五常)。第二要观察的是读书思考,脑子里的思考无从观察,所以必须表达(输出)。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写作,分享,交流等等。通过表达,我们才可以观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进行评判。只有读书输入,没有读书输出,读书不会结果(后面详细说)。
2、流动性
保持自身的高流动性,才能以书店为自家书房,多使用,少占用。
书店离我工作场所只有10分钟车程,所以我具有高流动性,每天都可以去书店大饱眼福。
流动性的一个特点是场景切换,从工作场景到书店场景的迅速切换会大大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在一个场合久了,不免疲劳,所以要保持流动性,适当切换场景,保证效率,这不单适用于读书,其他一样可用。
流动性的另一个特点是环境影响力(意志力),流动性带来的环境(场景)变化,环境本身就具有意志力,可以大大节省我们自身的意志力。为什么在书店我的读书效率高?因为周围的人都在读书学习,他们的意志力影响了我,节省了我刻意学习的意志力。(参考环境影响力)
3、内化方法
①输出方法
之前说过“只有读书输入,没有读书输出,读书不会结果”。
我的输出方法主要是通过写文章,写文章是对读书的二次思考。我一直相信,一本书看完,你所能回忆起来的就是你的所得。写作就是加深读书记忆,理解书中观点的过程。
神经科学家坎德尔认为“对需要长期保持的记忆而言,输入的信息必须经过彻底而深入的处理。要完成这样的处理过程,就抵留意这些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跟记忆中已有的知识有意义地,系统化地联系起来。”
②主题协同
一个从事营销工作的人,看商业案例和营销理论的书籍。商业案例与营销理论这两种图书交集很大,同属商业大类,案例的观点可以和营销的理论互相验证,读起来就比较有意思,再加上又是从事这方面工作,可以亲身实践。
读书主题的一次协同加上读书与实践的二次协同,从而产生巨大威力。
③现实反刍
这是连接的过程,也就是,将陌生的新知识与熟悉的旧知识建立连接的过程。用自己现实所观察的,以往所知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
这也是他恰的过程,也就是读书新知否能解释现在人类知识,能顺理成章。
反刍是对新知不断的检验的过程,知识是具有时效性的,刚出来是对的,过不了多久就过保质期了,所以才需要不断反刍来检验知识的有效性。
4、读什么
非虚构类书籍,构建理性,形成世界观;
虚构类书籍,感悟人性,形成价值观。
非虚构书籍,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虚构书籍,就是试看贵贱贫富生旦净丑谱写尘世悲欢曲,当知善恶是非喜怒哀乐哲理正反篇。
5、非虚构类好书的检验方法
①内在视角:
自洽:是否能自圆其说,没有内部冲突及其矛盾。
可证伪:可以解释现象的理论,必然有被想象推翻的可能,没有被推翻算是被证实了。(参考张五常谈科学)
可观察:用现象来解释理论。
②外在视角:
书中观点的有效性,实用性。看了能用才是好书。读而无法做,不如不读书。
总结:
1 少占有,多使用
2 保持流动性
3 内化方法:①输出(写作,分享,交流) ②主题协同 ③现实反刍
4 读什么:非虚构类书籍,构建理性,形成世界观; 虚构类书籍,感悟人性,形成价值观。
5 非虚构好书检验方法:①内在视角:自洽、可证伪、可观察 ②有效性(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