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改变孩子,必须先改变你自己
3分钟掌握,即时高效的家庭教育技巧
抛弃愧疚,相信一切从现在开始会变得更好!
“哇——”
“哭什么,憋回去!再哭揍你了啊”
“啊——”
“好了好了,宝宝别生气了,妈妈给你买新玩具”
“呜——”
“你还好意思哭,自己回房间反省去,没想好别出来”
当孩子情绪爆发时,你是怎样处理的?手足无措、心烦意乱还是胸有成竹得一招制敌,立马hold住场面?
早已长大成人的你,不知是否还有这样的记忆: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便受到教导,除了开心微笑、积极努力,另外一些负面情绪如悲伤、愤怒、恐惧好像是不应该有的,或者说是不被允许表达的。受着这样的教育,一代又一代被压制本性,呈现出来的只能是不喜不悲、平淡“成熟”的听话孩子,这样长大的我们是不是又在继续培养稳稳的被情绪控制的新奴隶呢?
情绪是人自然的心理反应,任何情绪的产生和存在都是自然的、合理的,需要被正确对待。对情绪的认识和控制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获得的,要做成功的家长,只有爱是不够的,还要以同理心、包容心来对待孩子,时刻反思自己是否还处在被情绪控制和奴役中,和孩子一起成长,帮助他们认识情绪、处理好负面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应对孩子的情绪,被“奴役”而不自知的家长往往这样应对:
自生自灭型
冷漠对待,你哭任你哭、你怒任你怒,任由孩子自己处理,貌似开明放手,实则不负责任。
“想哭就哭吧,等你哭完再说”
“回你自己房间吧,气消了再出来”
让孩子自己找方法宣泄或冷静,不干涉不否定也不会责骂,不愿意或不知道接纳孩子的情绪,自身欠缺调节情绪的方法,更无法教给孩子。
利益交换型
用孩子喜欢的事物作为交换,让孩子停止情绪表达和发泄。
“不哭,妈妈给你买新玩具”
“再不开心,就别去游乐场玩了”
这种家长认为负面情绪都是有害的,需要马上停止,只要转移注意力,情绪的表达停止了,情绪问题就貌似解决了。
恐吓惩罚型
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表现出强烈反感,以暴制暴,责骂、恐吓甚至惩罚。
“再吵闹就打你了”
“男孩子不许哭,到厨房罚站去”
这种类型的家长自成一派有严格的问题处理方法,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情绪反应或发泄行为上,只责骂自己眼中的不良行为,不问原因,完全不顾孩子是不是因为缺乏应对情绪的方式而产生不可控的行为。
讲道理型
不理会孩子的情绪,只盯着引起情绪的事件,不停地讲道理、讲道理,说教型家长。
“不要哭,哭是没有用的,自古男儿有泪不轻弹,隔壁小哥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是自己照顾自己,你看人家现在在国外最好的大学留学,我们希望你……”
自以为是、长篇大论、滔滔不绝,不管对象是谁,一心阐释自己的理论观点,强调怎样做才是对的、应该怎样做,但又不能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空洞理论派。
情绪没有对错,每种情绪都有正面价值,家长的责任是与孩子成为盟友,帮助孩子捕捉内心的情绪,引导孩子处理人生中的欲望得失,教导孩子以非破坏的方式表达和调节负面情绪。
情绪的主人,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爆发,请你马上这样处理:
1. 及时“关机”
帮助孩子及时关机,将他们带离风暴眼,脱离产生极端情绪反应的场景,暂时与产生情绪冲突的人分开,也一并排除无关热心群众,一家一次情绪处理最好只派一名家长出战即可,给孩子一个清理思路、自我调节的空间和时间。
2. 降温处理
置之不理绝不可取,太过激动的家长也容易吓到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降温,让孩子从极端情绪中慢慢平静下来。
这是处理情绪问题能否成功最关键的一步。
百试百灵的魔法咒语请拿好“一蹲一握一抱一抚额”。
一蹲:蹲下或坐下,与孩子视线相平,帮助孩子重获掌控感;
一握:轻轻握住孩子的手,微微施力,让他感受到力量的牵引,又不至于疼痛;
一抱:如果孩子情绪过于激动,可轻轻将他抱住揽入怀中,让他感受到你的心跳,增加安全感;
一抚额:轻抚孩子的身体,最后的绝杀技是用将手掌轻轻缓慢地靠近孩子,直到用温暖的手指抚上孩子的额头,记住一定是温暖的手、缓慢温柔的靠近,能帮助孩子迅速镇定下来。
3. 询问聆听
深呼吸是最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但小孩子可能使用起来有困难,这时家长可以采用深呼吸的变式来带领,用语言询问孩子事情的经过,语言中性,音调平缓,跟自己深而慢的呼吸相一致,把孩子的回答语言也带到平稳、镇定的状态。
询问事情发生的经过,家长须耐心聆听,让孩子完整表达,不打断、不训斥,要知道在成年人眼中芝麻大的小事,在孩子心里,可能是天大的事。
当孩子表达混乱时也可以适当引导:。
“宝贝,你看起来有点难过,能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
嗯,原来是这样,老师又让小明做值日生,但你上周一直都有好好表现,想成为值日生,但却没有实现……嗯,这真是件让人感觉难过的事……”
4. 先处理情绪
当家长通过技术手段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就可以帮助孩子捕捉确定情绪,引导孩子表达,帮助他们归纳整理,定义情绪的种类,如“被老师批评你做清洁不认真,你感到很羞愧是吗?”当孩子能准确以言辞表达自身的感受时,就更能掌握处理情绪的能力。
5. 再解决问题
家长可以对孩子的情绪表示接受,但同时也要引导孩子用恰当的方法来处理情绪负面情绪、学会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
“妹妹让你走开,晚上独霸妈妈一起睡,你心里有些嫉妒是正常的,但你骂她不带她一起玩就不太合适,因为她不会明白,下次还会这样做,所以骂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帮助孩子明确行为的界限,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触碰到界限不可以做的,让孩子认识到情绪感受是可以被接受的,不良言行是需要被控制的。
在处理同类问题时,和孩子一起讨论想到达到什么效果、想得到什么,跟他一起制定方案。
这里可以通过提问的方法让他思考:
“如果这件事再发生一次,你有新的解决办法吗?”
“你可以和妹妹一起商量一个更好的方法,怎样安排谁跟妈妈一起睡吗?”
请记住:家长的责任不是对孩子有求必应你,给孩子每一件他想要的东西、实现孩子每一件他想做的事,你不是超人,也没有哪个家长有这种超能力,你能做的是引导孩子学会如何处理人生中欲望和每次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