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册在手,拍花无忧 | 花卉摄影完全手册(下篇)

文章原创首发于头条号【影像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篇文章,【影像派】从「视角」「构图」「对比」三个层面,与大家分享了花卉摄影的重要知识。

我们先简单复习一下:

1、视角:无论是仰拍还是俯拍,都必须坚持一个总原则:避免常规视角

2、构图:分为「面构图」和「线构图」,即根据花卉自身的形态特征,或利用树枝线条进行构图。

3、对比:利用背景与主体颜色的深浅对比色调对比进行取景,以增强主体的视觉效果。

在本篇中,我们将从「空间透视」和「后期创意」两个维度,继续为大家讲解拍摄花卉时需要掌握的重要技巧(章节序号编排延续上篇)。

四、空间透视

虽然摄影记录的是「三维空间」的光影成像,但是当快门按下的那一瞬间,承载色彩信息的照片却是「二维平面」的。因此,如何在二维平面的介质中塑造三维空间的立体感,是摄影进阶之路中的必修课题。

在一张照片里,若以「被摄体」为中心,我们大致可以将画面划为三部分:

前景、主体背景

「前景」和「背景」并非缺一不可,但若能兼具其一,则有助于增强「空间透视」,避免因照片过于「扁平化」而显得呆板无趣

2.1、借助前景塑造空间感

在拍摄花卉时,很多人往往只拍花朵而忽略了一旁的「绿叶」。然而,俗语有云:「红花也需绿叶衬」,再美的花儿也需要绿叶的衬托。因此,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叶子辅助构图,「借景造型」。

如图11:

图11:利用月季的叶子作为前景。

拍摄时,我发现花朵前面有几片绿叶,于是将镜头贴近叶间缝隙,焦点对准花朵。叶子因距离镜头太近而虚化成了前景,一虚一实,塑造了绿叶与花朵间的「空间感」。此外,四周虚化的叶子也成了天然的「相框」,有助于聚焦观者视线,「框式构图」也便顺理成章。

2.2、利用背景衬托主体

「背景」在摄影中是一把「双刃剑」,恰如其分的背景可以为照片增色加分,而杂乱无序的背景则会削弱主体地位,甚至直接毁掉一张照片。

图12摄于惠州西湖畔。花朵的高度和昏暗的光线,令晚上拍摄木棉花成了一种不小的挑战。唯有当路灯照亮花朵,方为最佳拍摄时机。

图12:借助背景构图

拍摄时,我将远处的泗洲塔纳入取景框,作为木棉花的背景,构图时将其置于右下角,一方面,通过「一远一近」的空间透视塑造画面的「纵深感」,另一方面,垂直的塔体与树枝的弯曲线条形成对比,被灯光打亮的塔体也正好可以均衡画面「黑场」的比例

2.3、用背景交待主体环境

在小说创作中,作者通常会通过描写时代背景或周围环境的方式,达到烘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之目的。花卉摄影亦是如此。

若把花卉主体当作是小说中的「主人公」,那么它所处的环境则并非可有可无,而是息息相关

如图13:

图13:以花丛作为背景。

以一朵较矮的格桑花为主体,置于画面底部偏上位置,靠近花瓣对焦,开大光圈(手机则可设成微距模式),以虚化的花丛作为背景。这种虚实、远近关系,既交待了花朵的生长环境,又烘托出了一种「百花齐放」「万花丛中一点花」的氛围。

五、后期创意

前面四个章节写的都是前期技巧,这一节来讲讲「后期创意」。

「创意」是属于高阶的知识,唯有积累了一定的拍摄经验,并有过大量高质量的「影像输入」,我们的头脑中才会偶尔闪过一些称之为「灵感」的东西。

5.1、用「局部色彩」点亮主体

当我们拍摄一些常见花卉品种时,比如荷花,拍出的照片往往容易陷入平庸,难以出彩,尽管我们在取景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都已作了最大的努力。

比如以下这幅「夏荷」,在构图和色彩上都没有问题,但看起来总有一种「俗套」之感。

图14:看起来有一种「俗套」之感。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

此类题材已被拍摄得太多太多了,受众早已产生了「审美疲劳」。

然而,你不能责备受众的苛刻,因为这种现象在任何领域都会发生,这与人的大脑与生俱来的运转机制有关。

因此,要想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和「视觉惯性」,后期处理时必须要「剑走偏锋」,大胆尝试,不能循规蹈矩

如图15所示:

图15:对荷花作局部色彩处理

我利用Snapseed的图层和画笔工具对其作「局部色彩」处理,保留花瓣的淡粉色,其它区域均转换成黑白色调并适当降低对比度,模拟中国水墨画淡雅的风格,再配以契合画面意境的书法文字,瞬间获得了清新素雅的视觉效果,宛如夏日里的一缕清风。

触类旁通,我们还可以对另一张照片作类似风格的处理,得到了一种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传统中国画式的淡墨风格

如图16所示:

图16:对木棉花作局部色彩处理

5.2、利用「图层叠加」打造非凡视角

有些画面我们可以「想到」,却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拍到」,此时后期创意便给我们提供了可能。比如,利用软件「图层叠加」的功能,我们可以给照片添加「前景」或者更换「背景」

如图17:

图17:毛玻璃水滴效果

我利用Polarr的「图层叠加」功能,后期模拟了「镜头透过含有雾气的毛玻璃」的成像效果,营造了一种「镜中花」的梦幻与朦胧。

同理,如果前期拍摄时遇上了坏天气,天空一片灰蒙蒙,此时,也可以利「图层叠加」的方式,一键更换唯美的天空背景,指数级提升照片的视觉效果。如图18所示:

图18:利用图层叠加更换背景

「水」给花儿带来了生命,也带来了灵气。通过后期制作的方式给花儿添加水中倒影,亦不失为一种给画面增加看点的实用技巧。

制作时注意模拟横向和纵向的水纹波动,适当降低「水面」的饱和度和亮度。如图19所示:

图19:给花制造倒影

六、总结

本篇《花卉摄影完全手册》,【影像派】主要从视角、构图、对比、空间透视和后期创意等5个维度,从前期拍摄至后期处理,分别为大家详细讲解了许多拍摄花卉的常用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趁着美好春光,赶紧出去踏青赏花吧,把你们的美照拍得像「花儿一样」,把拍花技术玩出更多「花样」。祝你们「一册在手,拍花无忧」!


若喜欢我的文章,请大家为我点赞、转发、收藏和评论

专注摄影,专注影像。关注头条号【影像派】,每天学习更多原创后期技巧和优秀摄影作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