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思心舞
存在主义是哲学和心理学的重要流派,存在意义更是现实中每个人都在终其一生的探索,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底层群体,只是这种探索有着不同的表现。当这种探索在关系中碰撞,往往产生出很多的冲突,让人的一生及其中的角色、关系呈现出戏剧性,这种剧情和画面总是挥之不去、刻印至深。
接下来的六期让我们从存在主义和人际关系流派治疗师代表欧文.亚隆的自传体短篇小说中领悟这些具有共通性、不断上演的生命故事,同时也学习欧文的治疗思想、方法和临床经验。《妈妈及生命的意义》是第一篇,欧文通过在病魔缠身、体验濒死时的一个梦中与故去10年的妈妈的对话,揭示出自己和妈妈相互牵绊的一生。
欧文从小看不起妈妈,觉得妈妈臃肿的身材、粗鲁的言辞、得罪欺负他的小霸王、攻击他爱的姑姑,“她虚荣、一意孤行、爱管闲事、疑心、满怀敌意、抱持强烈偏见和不可理喻的无知”都给他丢脸、惹麻烦,对妈妈有着不少的抱怨和憎恨、反抗和逃避。
可是在生命的最后,欧文梦见了小时候在游乐场通向鬼屋前的缆车座椅上,冲人群里的妈妈挥手大喊:“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这让欧文惊恐:
“终我一生,我都追求解放和成长。难道我既没有逃脱我的过去,亦未摆脱母亲?”
作为心理治疗师,他理解这种创伤或困难家庭的孩子难以摆脱原生家庭阴影的情形,却不喜欢这种感受。
欧文也回忆起妈妈在她生命的最后,在养老院守着一堆自己从来没有翻阅过的儿子的著作,妈妈这一辈子又是为了什么呢?欧文“重新把梦的发条转回鬼屋的缆车座位上”。
欧文在重回的梦中与妈妈完成了对话。一开始对妈妈把儿子著作搬到游乐场的大庭广众之下表现出焦躁、指责(“妈妈,难道你没有别的事可做?”),妈妈回应道“我在这里让你丢脸吗?你总是难为情。不然我该去哪里呢?”、“听你?我不听你?告诉我,欧文,你听了我的话吗?你了解我吗?”,让欧文意识到“我们两个都没有好好听对方说话”。
接下来,欧文抱怨妈妈说什么都让他感觉是批评和责备,即使老在别人面前称赞儿子却从不当面夸。妈妈反过来问他是不是吃了她20年煮的饭,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却从没有称赞和感谢过妈妈,而且即使在背后,儿子也没有说过妈妈的好话。
对于自己不能看懂儿子写的书,妈妈开始数落从小到大的困苦,为家人所做的从未得到感激和回报的奉献和牺牲。欧文终于理解了妈妈,并吐出50年没有说出口的感谢:“谢谢你,妈,谢谢你。”
儿子开始与母亲探讨应该做自己、有自己的生活目的,虽然彼此相爱,也不能相互束缚,才能成为完整的人,这就是他书里写的,而母亲看不懂。欧文试图换个说法让母亲明白:
“世界上每个人基本上都是孤独的,这虽然很残酷,却是事实,我们得面对它。因此我希望有我自己的思想和梦想,你也该有你自己的。妈妈,我希望你不要再萦绕在我梦里。”
欧文让妈妈的回应做了小说的结尾,发人深思:
“欧文,你依然以为我什么都不懂而你什么都懂。但我也看透人生和死亡。我比你更了解死亡。相信我,而且我也了解孤独——远甚于你。”
“你以为我在你的梦里。那不是你的梦,爱儿,那是我的梦。做妈妈的也有她们自己的梦。”
很多时候,我们与父母相爱相杀,我们真正联结了他们的整个生命吗?我们用自己的信念和教条去评判他们,不能如其所是的接纳他们,是真正的成长和分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