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家不要被杜邦公式这个名词给吓到了,分解下来其实很简单;其次,一个企业如果要生存,最最重要的要有足够的现金流。一般来说,必须要有足够6个月经营的资金,在不增加固定资产的前提下,如果核算了大概不够维持6个月,一定要有融资筹资的具体计划,比如向股东借款、银行贷款或者找风投,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弄到资金。再次划重点:足够的现金。
一般来说,我认为掌握了杜邦公式,基本上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就差不多都理解了,就可以从财务角度如何去进行企业管理。如下是杜邦分析的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NPM)×资产周转率(AU,资产利用率)×权益乘数(EM)
看起来好复杂是不是,其实就是3步,我一一分解,因为最终还是看资产的收益率,其实就是资产的使用效果和效率。如下净资产的收益率分解成了三个方面。
一:销售净利率
就是我们的净利润除以销售收入。我认为这个是效果,到底我们经营的有没有成效,就是这个财务比率来说明的。如何提高我们的销售净利率呢,那就是增大我们的净利润,看公式,净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税金。那就提升收入,降低成本及费用,税金这一块要从组织层面开始构建,就省略先,基本上组织架构做好了以后税务这块财务可以操作的东西就不多了,必须得按税法来。
那就想办法增加收入,看你的产品的价值或者附加的服务的价值,比如走高价策略、或者薄利多销,就看企业的定位;现在高价策略除非是有特别良好的品牌战略,否则比较困难吸引到客户。然后降低成本,那就是看你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你的信誉及你的采购量;降低费用,费用一项项分解下来,从零开始,重新核算,哪些是可以减少的,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或者哪些是要增加的,比如销售费用,和收入直接相关,只要收入增长的比例大于销售费用增长的比例,且这两个是相关的,都应该增加;还有研发费用,我认为这块是要大大投入的,因为这个涉及到企业以后的生存和发展,要有长期的战略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于现在,研发费用投入的多少也可以证明老板对公司的期望和信心。管理费用就是我们日常经营的各种比如办公费、管理人员工资等等,这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制度去核算,从零开始。一个企业一定要时时考虑费用支出对公司生存是否有利,无效的支出就是浪费。这个是动态的,要根据情形来分析。
在这个公式里销售收入是分母,分母值越小比例才越高,但是我们后面的公式里分子是销售收入,抵消了,所以收入越高越好。
二: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等于销售收入除以资产总额。这个财务比率说的就是效率的问题,我们的资产运营的效率到底如何。资产总额等于流动资产加上长期资产。要分析资产的结构,比如我们常说的轻资产和重资产,就是对资产的结构的分类。一般制造业重资产居多,而贸易企业基本没有什么重资产。这个资产无所谓好坏,看企业的定位。重资产更有利于在这个行业扎根,给投资人、客户更多的信任,轻资产则有利于转型,轻装上阵。
长期资产里固定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基本变化不大,相对稳定,所以重点是流动资产。流动资产里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应收账款和存货,这两个就是看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简单点就是账款的回款及时否,坏账多不多;存货就是看库存多不多,周转快不快,周转越快,表明销售更好,资金运用的越好。那通过分析这些财务比率,可以看看问题出现在哪些环节。比如应收账款回款慢,坏账多,就要看看是不是销售信用政策有问题,是不是为了提升销售额而大面积铺货,激励政策是不是不够周全;存货过多,是不是采购和销售沟通不畅,或者市场调整不够及时,和供应商没有沟通好,更或者是流程设计有问题等等。
三: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等于资产除以权益,这个表明企业的负债程度,它表明企业是以股东自身的钱还是以借款或者供应商的支持运营的,也从另一方面表明了企业的融资能力。这个里面涉及到了财务费用,比如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的信誉。要注意的是,当企业的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在一定标准内是可以抵税的)支出大于股东收益时,就要慎重考虑是不是采用另外的融资方式了,比如增资等。
但是杜邦分析法也是有缺陷的,
1.对短期财务结果过分重视,有可能助长公司管理层的短期行为,忽略企业长期的价值创造。比如我所说的研发的投入,会增加费用,但暂时看不到收益。
2.财务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工业时代的企业能够满足要求。但在信息时代,顾客、供应商、雇员、技术创新等因素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杜邦分析法在这些方面是无能为力的。
3.在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无形知识资产对提高企业长期竞争力至关重要,杜邦分析法却不能解决无形资产的估值问题。比如企业的商誉。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如下几点:
1)扩大收入,及时收款,不要有坏账
2)降低成本和费用,节流。
3)在不影响信誉的前提下,尽量拖欠供应商款项。
4)尽量零库存。
5)充裕的现金流。
财务圈内有这么一句话:不想做CEO的不是好CFO,也就是说财务人员一定要跳出自己的小圈子,以全局的观念来分析企业的资源,杜邦分析法就是很好的一个工具,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