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是山”是数学理解能力培养的第一层次,即基本理解题目意思,找出条件和问题。不过,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只能让孩子摆脱“差”的境界,达到“中”或勉强的“良”等级。要想更进一步,达“优”,则需要达到理解第二层次“看山不是山”。
“看山不是山”的理解层次是指进一步理解表面的文字描述,深入理解它的实质意思。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告诉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数据,求做一个框架需多长的材料,实际上是求“棱长总和”,求这样一个容器,能装多少水,实际上是求“容积”。
简而言之,“看山不是山”的理解层次就是要进一步理解出我们找出的“条件”和“问题”实际上是什么意思。
从内容上来说,它可以包括深入理解条件和深入理解问题两个方面。
从理解的方法来讲,它又包括生活语言理解成数学语言,把数学语言理解成生活语言两个方面,要做到两种语言的灵活随时的切换,要进的来,出的去。意义领悟时重在“生活语言”理解,方法选择时重在“数学语言”理解。
举例来说,人教版五年级的题目:“用长5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瓷砖,拼一个正方形(同一方向铺),至少要用多少块这样的瓷砖?”。这道题目很多同学是似懂非懂,仅靠第一层次的理解水平“看山是山”,是很难解决的。
首先我们来深入理解“条件”:“长50厘米,宽20厘米”(生活语言)实际上是什么意思?结合想象、画图,我们想出几个“50厘米”拼成了正方形的一条边长(生活语言),所以“50”是拼成正方形边长的“因数”(数学语言),“20”亦如此。因为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反过架理解,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中间问题)用“50”和“20”去分都正好分完(生活语言),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数是“50”和“20”的公倍数,结合“至少”,所以是“50”和“20”的最小公倍数(数学语言)——这样不断深入,切换,终于可以理解出该问题解决的关键。
当然后面求块数还要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出“需要几块这样的瓷砖”实际上“正方形大面积里面包含着几个长方形小面积”;或者理解成实际“基于横铺几行,每行几块的几个几”,分别对应着本题的两种思路。
那么如何培养这种“看山不是山”的深入理解能力,能我们的孩子可以在数学学习上真正登堂入室呢?
一.重视两种语言的切换理解。
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真正明白,我们有什么(条件),我们要干什么(问题),数学是生活的,数学是故事的,数学是有生命的,所以数学必须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这需要我们重视“生活语言”,这是数学的根本,离了这根,这本,孩子数学学习只会走入越学越枯燥的窄胡同,乃至死胡同。
同时我们的数学学习又需要优化,同时需要一步步建立一个庞大的可持续发展、可广域交流的体系,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数学语言”。
教学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两种语言的切换理解的教育,让孩子知根本,懂方法,这是一个良性发展的车道,唯有如此,孩子才能不仅学出成绩,而且学出乐趣,既是现在低年级,更是将来高年级数学学习的必由之路。
二.注意理解方法的指导和系统化。
画图、想象、列表、换数、假设……等方法我们应结合题目特征,灵活选择,让孩子在“数学语言”和“生活语言”理解困难之时,可以架设一座桥梁。
生活千变万化,语言表达也是丰富多彩,数学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所以生活中没有一成不变的题目。只有懂得深入理解的学生,才能不被困扰、迷惑,抓住问题本质——这就是“看山不是山”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