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正面管教》P113
I: 启发式提问主要是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挖掘孩子言行背后的深层次根源,引导孩子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找到自己的需求,再进一步找到解决方案。这一系列过程都是让孩子来完成,而家长主要是通过提问的方式予以引导和鼓励。所以会问问题很重要,需要打开三层聆听,全方位聆听,来体会孩子行为背后真正的诉求。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孩子比我们会更有创意:) 所以,让我们倾听-> 提问,把主动权教给孩子吧!
这里比较get的一个点是不建议问“为什么”,而我恰恰是比较喜欢问“为什么”的。后来通过跟Amy和Lulu的交流,体会到问“为什么”其实很多时候是在给自己挖坑。当时我对挖坑的理解是,孩子的回答可能是负面情绪的表露,或者答案太出乎意料,会让你不知道怎么继续对话,怎么自然的往正向应道,无法招架,所以才不建议去问为什么。但这里说,“为什么”听起来像是在指责,并且会招致孩子的戒备,让我更容易理解一点为什么孩子有时候面对“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会说“我不知道”,“没有什么为什么”,“我就是不想。。。” 因为孩子还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即使父母的“为什么”是和善的,在他听来可能还是略带指责,或者借机释放情绪。
A1:以前松松有情绪的时候,或者提要求的时候,我会习惯性的去问“为什么”,比如:
a. 他说不想做作业,我会问:为什么不想做作业呀?作业很难吗?
b. 他说不想吃饭,我会问:为什么不想吃饭呀?那肚子饿了怎么办?
c. 他说“哼,我生气了,我不起床了”,我会问:为什么生气呀?
A2: 最近遇到问题的时候,一直有意识的在避免使用“为什么”来提问,而是问“什么”。比如针对上面三种情况,我可以问:
a. “哦,你不想做作业妈妈感到有点难过,做作业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呀?” 通过了解感受逐步了解为什么不想做作业
b. “你不想吃饭?那你想做点什么呢?” “这件事可以等到吃完饭再做吗?” 一步一步来
c. " 看的出你很生气,发生了什么让你这么生气呢?“”
比如今天早上他醒来后得知已经过了5:50,就很生气,让我重新躺回床上继续睡觉,不许起床,他自己穿起了衣服。
我:松松,你不让妈妈起床,是想一个人玩吗?
松松:是的
我:那如果妈妈起床的话,会影响你什么呢?
松松:妈妈会走来走去,会说这个那个,我想要安静点
我:那妈妈不说话,可以吗?
松松:好吧。
后来我走来走去的时候,他自己选择在小房间里玩,把客厅“让”给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