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人学语文就很重视“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意思其实都差不多,都是强调学语文要多读。今天,在中国民间的口头语言中依然把学习称作读书,如读中学,读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等等。还有把读书称作“念书”的。总之,“读”曾经是中国人学习语文最主要、最具影响力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越来越少听到读书声了,很多语文课堂成了“无声”的课堂。从公开的各种示范课、优质课来看,更是如此。在这些语文课上我们可以听到声情并茂的引吭高歌,可以看到惟妙惟肖的表演,等等,就是听不到抑扬顿挫的朗读声。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轻视甚至摒弃“读”这种传统的方法呢?我个人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二个。
原因之一是西学东渐乃至全盘西化的影响。咱中国人原本是自傲甚至是自负的,是很瞧不起外国的。自从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就慢慢变得自卑起来了。此后的屡战屡败使这种自卑越发的厉害,沉淀在中国人的心里,似乎成了一种传统,以致后来到了言必称西方的地步。好像西方一切都是好的,中国传统的一切都是不好的,都是要不得的,都是要摒弃的。“读”作为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自然也在其列了。这也说明极端的东西是很容易走向反面的——自负是很容易走向自卑的。其实,自古以来,西方就以抽象思维见长,强调理性、分析和再现,东方以形象思维见长,强调感性、直觉(顿悟)和表现。应该说是各有所长的,也各有所短,彻底否定其中的一方都是不科学的,都是错误的。
原因之二是近年来中国人愈来愈强烈的浮躁而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心理。全国语文特级教师凌宗伟老师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是需要等待的。凌老师的话道出了教育的本质特性,切中时弊。可是,现在还有什么人愿意慢下来呢?还有什么人有耐心等待呢?大家都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恨不得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于是,讲解、分析代替了朗读,做题、考试代替了阅读。“读”这种传统的学习方法成了陈旧、落后、费时、缓慢的代名词几乎被彻底地摒弃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写道,纯正的内功练起来都是很慢的,而那些速成的武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的缺陷甚至是致命的,最后有可能导致走火入魔,不是武功全废就是死亡。《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一开始武功进展很慢,总是被动挨打,可是惟有他最后成了武学大师。这虽然是小说,但是道理是一样的。其实,人生也是如此。人生不是100米冲刺而是漫长的马拉松,一开始就竭尽全力会导致后面体力不支而败下阵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原本不过是一句广告语,可是它忽悠了中国多少家长,又使中国多少孩子从小受苦受累啊!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些读书声,让学生们多“读”书。学生们通过朗读得到的体验、感悟比听老师讲解、分析得到的要真切、实在得多,也更有个性。过去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指的就是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对作品的体验和感悟很多时候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这也是欣赏文学作品个性化的具体体现。这种体验和感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得到,别人的讲解分析是无法替代的。如果学生自己不读而直接听老师的讲解分析,就算学生记住了老师讲的,那也是老师的体验和感悟,甚至是教学参考书上的,显然不是学生自己的,当然更谈不上个性化阅读了。
语感是语文学习绕不过去的一道槛,尽管可能有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语感的好坏或强弱直接决定一个人语文水平、素养的高低,而语感主要是通过朗读来培养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看上去有些笨、慢,但除此之外别无捷径可走。我们希望大家尤其是一线的语文老师明白这一点,少听那些所谓的专家们的忽悠。
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了。这十年,新的概念、名词、思想、理念可谓层出不穷,不断翻新,“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是热闹,可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多。这可能是我们语文界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影响,但是我们反过来也为这个社会平添了几分浮躁之气吧。总之,能沉住气、静下心来做点实实在在事情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少了。
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已经分布施行了。在这个最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朗读”一词出现了15次,“诵读”一词出现了9次,二者总共出现了24次(诵读比朗读的要求更高,因此诵读可以归入朗读的范畴)。我不知道这个数字是算多还是算少的,也没有和200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比较。但是不管怎么说,总算在国家的层面上为“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标准。
“读”虽然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但是它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些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