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重要的人生轨迹中,唯一能由自我意识决定的恐怕就只有职业了。(当然,严谨来说,也不是完全能由自我意识决定)
大概没有绝对的自由
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为你决定好了在哪里上学,其后,也许会因为父母工作原因搬家换学校,也可能会因受更高等教育要背井离乡远赴他乡求学,已知高中的独木桥是分水岭,相对公平的高考机制,三年的各个瞬间拼凑出决定今后四年不同的起跑线。
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工作
没有伞的孩子更需要努力奔跑
按平均寿命80岁来算,大部分人前1/4的人生都已设限(或许用定局比较恰当?)
鸡条2018.05.06高考那期,最后邀请来几十个高三学子和其父母一起做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所有学生一开始站在同一起跑线。极限挑战成员提出6个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实际情况与极限挑战成员所说的一样,就向前走6步,走到下一条线,不一样就留在原地。大家刚开始都在同一起跑线,有的家庭父母是高知,有的家庭会请一对一家教,有的会有业余特长(画画、钢琴之类)并达到一定水准,有的出国有更多更广的见识,有的家庭打算送出国留学。渐渐地,距离越拉越大,原来还在同一起跑线的同学转眼就遥遥领先。
没有伞的孩子更需要努力奔跑,眼前的高考就是一个能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考是当下相对公平公正的平台,而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捷径。
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可能会有人遥遥领先,但是在没有到达终点之前,并不意味着后面的人不会超越前面的人。
世界远比你想象中精彩
如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的话,前1/4都或多或少由父母和环境客观因素决定了各自的不同,但是后面还有3/4是你自己的啊
可以有好多选择啊
可以谈好多恋爱
也可以凭本事单身绝不变
可以闪婚
也可以不婚
可以做斜杠青年
做着各种不同的工作
也可以专攻一领域
成为行业翘楚
可以follow好多爱豆
可以键盘丧一整天
也可以传播正能量
可以和好友诗和远方
打卡各地美食和景点
也可以和对象囿于厨房与爱
……
可以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但时间有限,也不可重来
一天24小时,按80岁寿命算,不过也就700800个小时
你会怎么选择呢?
这个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换做以前我会有好多答案。无数次设想自己的未来,也预知到了一部分,那就是上大学,其他的完全是未知的潘多拉盒子。
关于职业和理想,小时候也有很多答案
这里有一套通用模板
“长大了我想当科学家”
“长大了我想当警察”
“长大了我想成为伟大的人民教师”
“长大了我想当一名画家”
“我想当作家”
“我想成为舞蹈家”
“长大了我想成为医生”
“我相当明星”……
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反正我是,在年幼无知的时候,老师早就提醒我们要有伟大抱负,至少要有个听起来了不起、洋气的理想,就像是立了个flag,今生都像是走错了剧场。
人生不需要模板
现在想想那套敷衍老师的说辞,里面还有那么一两个是我真心想要成为的样子,大概是画画和写作。
小学学过国画,大概我创作激情都在小学时用光了,买过几个速写本,试着画些花花草草,初中的素描得过全校三等奖(了不起了不起啊多么辉煌的血泪史),高中时候提过想要学画画艺考,我麻麻说画画不能当饭吃,卒
关于写作,从小学开始到高中都有记日记的习惯,日记本从作业本变成有心形小锁的精致小本本,再到大学时,从纸上的一撇一捺变成键盘的敲打。初中有投过几次稿,就是青年文摘读者之类的,没有下文,倒是交过不少笔友,作文时常被点名表扬,也是得过奖,奖品是一支钢笔,没有了,卒
大学专业学的很多,设计、摄影、编导、后期、甚至代码,样样都能来一点,感谢母校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宗旨,最终我大概成了个没有一样拿得出手的废柴
毕业后的我,从平面设计到策划,再到今天的运营,每一步都是自己的选择,也许明天我就从零开始又去做设计了呢,谁知道呢
从以前的乖乖女,到现在比较自我的一个人设,大概是因为我的青春期叛逆期来的比较晚,却持续的比较久
虽然听起来挺丧的,但是我想剩下的约455520个小时,想要按照我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意愿来。大概就是放肆去爱所爱之人,勇敢尝试那些想做之事,热爱生活以及善待生活中闯入的每一个人。希望此时此刻看文章的你也是如此
世界不止你想象中的有趣,我不止你看得到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