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杉的这本《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拥抱》读起来比较困难,因为我没有专业的物理学或哲学或心理学的理论素养,只是从一个心理学爱好者的角度,结合个人的体验,去理解这本书。以下就是我的个人理解。
这本书的内容属于心理学发展的第四势力或第四股浪潮,一是精神分析,二是认知行为主义,三是人本主义,四是超个人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超越了前三个势力中以现实体验为表现的人格,认为人存在更高的本性(这里的更高不代表更高级别,就像楼梯的一层和上面每层一样都重要),本性包括爱、意志、存在、喜乐、内在平静这些基本特质,是个统一体,而这种本性来自于整个宇宙的本质:能量,宇宙中的一切物质(甚至包括通常我们所理解的人的意识、情绪、思维)都是能量,能量从不消失,但可以转化,作者引用了量子物理学家戴维·玻姆的研究,玻姆假定所有的能量有一个源头:“零点”,它聚集纯净的潜力,通过从精微到巨大的物理实在的连续状态的能量而得到显化,玻姆通过实验表明1立方厘米的“零点能”包含的力量比所知道的宇宙中的物质力量还要多。而人的纯粹的本性正是来源于此。人生长过程中经历的痛苦是因为与本性失去了联结,而人有时也会体验到与本性联结的感受,否则就无法存活下来,比如体验到关爱、智慧、信心、正直、责任、灵感、内在力量等等。所谓疗愈就是将外显为痛苦的能量与人本来就具有的本性联结,从而使能量状态得以转化。这种更高的本性就是“内在父母”,受苦的体验就是“内在小孩”,“内在父母”拥抱“内在小孩”,是指将“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联结,祛除对“内在小孩”的认同,将受苦的低频能量状态转化为爱的本性的高频能量。
对于书中关于能量的理解,我是持开放态度(以前我只要听到谁在心理学领域谈能量,我就认为那是纯粹的玄学)。能量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现象,而人原本就是物理世界中的一员,我们现在还无法像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原子的能量振动一样,去研究人体,但这不代表这在人体中不存在,那么人的感受是不是不同的能量状态?人的情绪是不是能量?人的思维是不是能量?至少我们没有否定的证据。从这个角度说,人本身就是一个内在各部分紧密相联系、又统一在一起的能量体,人的身体状态、情绪、思维往往是一致的,就像有着同样的振动频率。心理学的前三个势力也都认为人的心理是统一的、相联系的,但超个人心理学认为人只是处在不同的能量状态,就像物质都有气态、液态、固态的转化一样,那都不直接等同于“我”。而“我”的内在似乎原本都有更高的、另一种合而为一的本性,去和它联结,能量状态就会转化。
至于人是否真的有这种更高的本性,以及它究竟是什么,我们无法准确判断,但是我们从自己的成长体验不难发现有很多真正有爱的时刻,比如我们所谓的无条件接纳,尤其是在小孩子身上看得更清楚,小孩子对自己的父母,不会因为父母长得没有别人好看,不会因为工作没有别的父母的更酷,不会因为父母没有别的父母更有钱,就对父母的爱有一丝丝的减少,这是很纯净的爱,我们成人的内在有这么纯净的爱吗?我相信也是有的,如果我们能如此纯净地爱那个正在体验苦难的自己,那自己是否就能得到疗愈呢?我相信也是会的。
作者详细介绍了本性治疗的五个步骤:一,倾听;二,从头脑转换到身体,就是将关注点放在身体的感受上;三,放大,就是引导来访者通过呼吸让感受变得更强;四,祛除认同并转化能量,就是将感受当作内在小孩和它交流,促使它转化;五,结束。在这五个步骤中,对我自己来说更有意义的是第三步,因为它跟我自己以往的经验不同。作者认为,把感受放大,是为了能将感受完全敞开去面对,在后面和它交流也能更充分,如果没有经过放大就快速进入放松或舒适的状态,情绪就会被抑制,没有得到真正的转化。
这是我现在对这本书的理解,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再读的时候,又会是完全不同的理解,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