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吴用晁盖等人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劫”了生辰纲?
小时候没看懂,参加工作以后,再仔细看过几遍原著才真正明白生辰纲是必丢的,就算没有吴用他们智取最终也会被张三李四等一帮人给抢了,它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后面的结局,只是苦了杨志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且看下文。
我们都知道做一件大事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根据这个我就一条条给你分析,先看天时,也就是送生辰纲的时间,书中原文: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朗得好,只是酷热难行 . . . . 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 . .
正是因为这种天气,才有了后面吴用他们针对天热,口渴难耐而在酒里下药的计策。这是天时,已经有很大影响了。
再看地利,我分为3点讲,书中原文: ①且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黄泥冈、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这说明这一路遇到劫匪的概率几乎是99.99%,不管是智取还是硬抢,反正好走不了)
②杨志道:“并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余条担子,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这么重的东西用人挑,而不是货车拉,怎么想的?别说路不好走才用人挑,晁盖他们就是用车,抢完了用车拉走,多省事啊。)
③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正午最热的时候,挑着这么重的担心,且已走了20余里,前面又有阴凉处,任谁都会想着要歇歇的吧!)
总结一下就是,担子重,路难走,天气热,口又渴,总被打,怨气重,士气低。
天时地利都不占。
这个时候肯定有人跳出来说,那 人和 肯定是没问题的啊,梁中书特意大力提拔杨志,不光满足了杨志的所有要求,还命令一路上所有的人都听杨志的调遣。
狗屁,真正导致杨志这次惨败的就是“人不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下属不给力。 作为一个空降的项目经理,他没有群众基础,下面的禁军肯定不会服他。加上他管理方式过于残暴,(非打即骂“你端的不把人当人”)导致下属唉声载道,怨声四起。
第二点:上司的不信任。 本来送生辰纲就是个很难的事情了,而梁中书还怕不够难,又给他添了点“乱”。这次随行除了杨志及11个军健,还有梁中书夫人的奶公谢都管和两个虞候。既要保护钱,还得伺候老人,真乃又当爹又当妈。表面上梁中书说带这三人是为了领路,实际上应该是为了监视杨志。说白了梁中书也怕杨志会私吞了这笔钱才留了这么一手。
我甚至怀疑,这3个人是梁中书故意派出来,目的是为了确保生辰纲能成功被劫。
因为前面梁中书曾“暗示”过谢都管,(“这干系都在他身上” ) ,翻译过来是出了事儿跟你们没关系。
故后面才有谢都管向晁盖他们“告密”,新版《水浒》里面的台词:“原来是过路的客商啊,杨制使,既然有贼,那何不杀贼啊”原本晁盖他们是不认识杨志的,因为杨志已让人扮成了客商模样,正是因为这句“杨制使”才使得吴用等人能用计成功,不然可能两帮人就擦身而过了。
此语一出,纵使杨志他们没有喝下药酒,成功了过了黄泥冈,后面也会面临着一茬接一茬的麻烦。试想你是一匪首,手里有家伙有兄弟,现在得知了押款车的路线;且有内幕消息,押款车的安保只有十几个人,不光多数人没有武器,还有3个不能打。你能不动心?
那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那可是十万贯啊。(相当于现在2770万人民币)就算杨志武功高强,以一敌百,可猛虎架不住饿狼多啊。
这三点加在一起,生辰纲想不丢都难,只是苦了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