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玠,字叔宝,卫瓘之孙,官至太子洗马。
年五岁,即显风神秀异。祖父卫瓘素爱之,曰:“此儿有异于众,奈何吾已年迈,不见其成长耳!”
年十岁,乘羊车过街市,路人以之为奇,曰:“此谁家之子?其颜美甚,竟如璞玉雕琢而成!”众人皆围车,观之者倾都,玠得“璧人”之美誉。
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俊爽有风姿,每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又尝语人曰:“与玠同游,冏若明珠在侧,朗然照人。”
由是,玠之美姿,遍传朝野,倾慕者甚众。
然,卫玠不以美貌为意,其志尽在玄妙之理。
总角之时,卫玠问于尚书令乐广,曰:“何为梦?”
乐广曰:“想”。
玠曰:“形神所不接而梦,岂是想邪?”
乐广曰:“沿袭旧事。未尝梦乘车入鼠穴,捣姜蒜而喂铁杵,皆无想无因故也。”
玠便思沿袭所做之事,竟经日而不得,遂成病。乐广闻之,故探望而为其剖析。顷之,卫玠之恙即有起色。乐广叹曰:“此儿胸中当必无不可思辨明晰之理!”
卫玠生来体弱。王导言曰:“叔宝有羸弱之形,虽复终日调理疏导,仍不堪轻便之罗绮。”由此有“弱不胜衣”之典故。然羸弱之卫玠,更有病态之美。
及弱冠,好谈玄论道,为继何晏、王弼之后,魏晋清谈玄学声望最高者。
因清谈最劳心伤神,其母不欲其多言。恰逢年过年时机,亲友邀其赴会畅谈。其一开言,众人无人以为境界精微,妙不可言。
时,琅琊王氏之王澄,鲜少赞人,每闻玠之清谈言论,即倾倒折服,留下“卫玠谈道,王澄倾倒”之美传。世人皆言:“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
卫玠少时即知,人人均有缺陷,体谅他人之过为根本之情,纵然被他人冒犯,亦无关追求向往之物,流言非议均可枉顾。
由是,卫玠与人相交皆淡然处之,其秀美之容颜,不现喜怒之色。飞扬跋扈、喜好雄辩之名士,于其前皆相形见绌。
声名在外之卫玠,多次婉拒朝廷征召,后经家人劝说,出任太子洗马一职。
其后,中原战乱不休,二十四岁之卫玠预感形势不妙,为保全家族门庭,卫玠辞别兄长,携母渡江南下。其面容憔悴,神情凄惨,言曰:“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忧怀!”
南迁之路艰辛坎坷,玠已不堪劳苦折腾。至豫章郡,遇谢鲲,二人相见恨晚,彻夜长谈,玠身体愈加劳损。王敦在侧亦听得痴迷,感叹曰:“不想吾等于永嘉乱世,竟能听闻正始何晏王弼般高水平清谈!”卫玠亦得“渡江名士第一人”之誉。
后,卫玠再次南迁,携家人前往建邺。
众人早闻卫玠声名,获知消息,皆兴奋难奈。卫玠一入建邺,人群蜂拥而至,围若无数人墙,水泄不通。玠费力挤出重叠人海,已是疲惫不堪。加之连日舟车劳顿,身体本就羸弱之卫玠病情愈发严重。
不久,卫玠离世。时年二十七岁。后世因留“看杀卫玠”之典故。
卫玠一生何其短暂,然身无任何污点,超越南北所有名士,其美丽、纯洁、哀愁之形象跨越时光之隧道,映照古今历史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