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有人问你:“你最近怎么样,还好吗?”
你的内心有个声音在说“我不太好”,不知道为什么嘴上却说“我挺好的”。
或者,老公送你一件衣服后,问:“喜欢吗?”
你的内心的感觉是“丑死了”却不敢说出来,而是回应对方说:“我好喜欢啊!"
下午要开家长会但是领导说了,不允许请假,你明明很想走,却说:“好的”结果再会议中如坐针毡。孩子在学校也因为你没有参加而失望之极。领导也说你看会心不在焉,当众批评你。
上述情况就是我们探讨的不一致沟通现象。
你可能会想,这个现象不是很平常吗?这对沟通会有很大影响吗?
如果你经历过关系恶化,那说明你经历过因为不一致沟通而积累出的大问题了。
举个例子:
丈夫:今年结婚纪念日,你有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
妻子:你看着安排就行(心里想的是,我希望你能够送我一条钻石项链,可是我怎么好意思说出口,即便我不开口,你也应该知道的呀)
结果,到了结婚纪念日那天,丈夫精心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就是没有准备礼物。
妻子一看没有钻石项链非常不高兴,心想:虽然有一顿丰盛的晚餐,但这丰盛的晚餐在别的节日也有啊,天天都可以吃晚餐啊?
丈夫看到妻子看起来不开心,自己也感到很不舒服,心想:明明都已经问你了,你说让我安排就行,结果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安排,你还不高兴,你有什么需求就不能明说吗?
这样一来,原本可以促进夫妻感情的结婚纪念日,却让双方都很不开心。如果这样的不开心持续积累。夫妻之间就会对对方产生误解。
妻子:我文夫太不懂我了,这么多年了,连我的一点小心思都猜不到。
文夫:我与妻子的相处太难了,她总是不明说心里所想,还指望我能猜到。我又不是她肚子里的细虫,我怎么能猜到呢?
更多生活上的不一致沟通会导致这些想法越来越坚固、难以撼动,然后让彼此都觉得这就是“真正的现实”,因此最终导致了关系恶化。
这本《美好生活犯法论》给了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片段-P16:
情境(context),即当下实际面临的情况,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事件;
自己(self),即在情境中的自己一方,重点是关于自己的渴望、期待、需求、想法和感受等;
他人(others),即在情境中的他人一方,重点是关于他人的渴望、期待、需求、想法和感受等。
好了,我们来看看上面的例子,如果用到刚才的例子用到书里的片段,我们可以这么做。
情境:快到结婚纪念日了。
妻子:我期望丈夫能够送我一条钻石项链。来表达对我们爱,永远不变。
自己:我希望妻子能跟我一起共进晚餐,这样显得隆重,让我们的约会更有意义。
丈夫一致性表达:我希望跟你共进晚餐,你期望得到那条上次在街上看到的钻石项链。是这样吗?
结果:夫妻二人一起在结婚纪念日当天,一起去吃了一场丰盛的晚餐,在晚餐中,丈夫缓缓掏出那条精美的钻石项链,戴在妻子脖子上。两个人默默注视对方,体会到爱情的甜蜜。
这个方法也适用于亲子之间,不如你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