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原文片段】
大多数好人都会非常扭曲地把照顾他人跟照顾自己对立起来考虑。在他们看来,这两者不能共存,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这两种选择看起来是:1、要么你是完全无私的,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摆在自身需求的前面;2、要么你就是完全自私的,总是把自身需求摆在第一位,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很显然,作为一个好人,你选择了前者。毕竟,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哪怕牺牲自身利益,这恰恰是取悦症的本质。然而,要是你知道就因为你这么无私,你实际上是把别人的需求置于了你根本无法予以满足的危险之中,你还会坚持吗?
如果你牺牲自己来照顾他人,并因此让自己一直处于紧张和疲惫不堪的状态,那么你就是在自找疾病、沮丧、紧张以及其他严重的麻烦。尽管你是出于好意,但结果却只能是那些依赖你的人也会跟着受苦。
你还可以有对大家都好的第三选择,那就是秉持开明的利已主义。这意味着你要照顾好自己,有时甚至要把自己的需求摆在第一位,与此同时,你也要考虑他人的需求和福利。这样一来,你仍然在满足他人的需求,让他们能从你的自我照顾中受益。跟自私不同,开明的利已主义可以防止他人因你的自我牺牲而受苦。
I:
在上学的时候我们经常被教育到要多帮助他人,不要自私自利。我们时常被灌输要舍己为人,要学习雷锋精神。这种教育会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利他”与“利己”是高度对立的。似乎我们若不能完全舍弃自己的私欲就无法变成个能够乐于帮助他人的高尚的人。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利他,就意味着,如果你兜里有个200元,就应该分给别人200元;如果一家企业每年净利润有1000万,它就应该把这1000万回馈社会。
而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像这样完全不顾自己一味利他的行为其实是种取悦症的表现。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开明的利己主义。这意味着我们首先要照顾好自己再考虑他人的需求。
继续拿上面的例子来看,当你兜里有200元的时候,你可以花150元来改善下自己的生活,然后捐出50元来帮助他人,这样会让你的自我感觉更好,当下次你有200元的时候你会更愿意给出一部分来帮助他人。
当企业有了1000万净利润的时候,它可以花个500万用在新的投资建设,300万用在股东分红和提高员工福利。然后捐200万给社会。这样的安排会更有助于这个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建设,而非让其舍弃了其前进的动力。当多年以后,这个持续发展的企业能有1个亿甚至更多的利润的时候,他也能回馈更多的财富给社会。
所以,“先照顾好自己,再帮助他人”是更加正确的选择。
A1:
在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我特别好说话。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让我做或者让我帮忙做的活都会不问青红皂白地接下来。可这样做的结果是,时常搞到自己筋疲力尽却不能完成。
其实这就是因为没有先考虑自己而只是一味地帮助他人的结果。
A2:
下次要准备帮助他人时,脑中先问自己个问题,自己手上应该做的事是不是已经完成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是否已经处理好了?当2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是的时候再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