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最常见的类型,前面我们分享了痉挛型偏瘫,今天我们分享痉挛型双瘫。 此型患儿在痉挛型中占多数,多数出生时为未成熟儿,当患儿出现发育延迟时常被家长将其归咎于早产而延误诊治。
本型患儿头部控制能力和两手正中位指向能力可得以发育,上肢与手的功能接近正常,所以很少在9个月前被诊断。常在18个月~2岁时,发育至抓物站起或开始步行时因家长见到尖足等症状开始就诊。
此型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同时期、各种体位的临床表现如下:
1.卧位阶段 婴儿期仰卧位上常见ATNR姿势,逐渐出现髋关节内旋和伸展、内收, 踝关节从早期的背屈位而逐渐成为跖屈位。当腘绳肌出现痉挛时,髋关节的自动屈曲受限,不能平行上举下肢。俯卧位上可以用两手和上肢负荷体重,可以获得四点支持位的发育。患儿可以用两上肢向后方推自己的身体成为坐位,但是这样的转换方式常使两下肢出现硬直性伸展与内收。
2.坐位阶段 头部颈部和躯干的障碍较下肢轻,大多数患儿能取坐位。但是坐位姿 势异常,坐位基底支持面积小,因为髋关节屈曲不充分,出现代偿的脊柱前屈而呈现圆背。当患儿仰头向上方看时,会突然出现髋关节伸展而使身体向后方倾倒。在伸腿坐位上,由于髋关节内收肌群屈曲和痉挛,加上腹部肌肉和腘绳肌痉挛,致使骨盆后倾,坐位支点不是在坐骨结节上,而是在骶髂关节处。患儿为了维持坐位稳定,需要将躯干向前方倾斜,使脊柱过度后弯,这也是形成圆背的原因之一,使躯干在坐位上不能竖直,由于这类患儿的髋关节明显内收、内旋,患儿常呈现“W坐位”。由于这样坐位基底支持面积相对大,较为稳定,所以患儿喜欢这种坐位姿势。既往认为,如果长期处于这样坐位会加重髋关节内收、内旋异常姿势。不过,也有的学者认为,W坐位不仅较为稳定,还可以使手与上肢得到解放。另外,这一坐位是小儿进行体位转换的中间体位。基于上述几点,认为这样坐位应该提倡。在临床实践中,应该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决定这种坐位对其是有利还是不利,而不应该拘泥于一定不能提倡这一坐位。
3.上肢表现 前臂旋前、手指关节掌屈、拇指内收、手掌尺侧偏位。另外,在早 期可以见到由于肩胛带外展与内旋,呈现上肢后伸的状态,随着患儿生长发育,肩胛带外展逐渐加重,这种现象就不再明显。上肢可以在坐位上出现向前方和侧方支撑的能力,患儿可以用一只手支撑身体,用另一只手去玩耍。但是,两手同时抬起伸向上方较为困难。
4.翻身运动阶段
此型患儿可以获得翻身运动的发育,翻身方式是从头部开始或应用上肢力量进行的整体运动模式,无或有部分地肩胛带和骨盆带间回旋运动,下肢常固定于伸展、内收肢位上而很少活动。随着运动发育水平的提高,会逐渐出现分离的翻身模式,因障碍程度不同而出现时间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