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仔细的去思考语言本身,我们会发现语言并不是一套绝对规范的体系。它可以传达出理性的分析,也可以彰显出毫无逻辑,既可以表达冷静克制的情感,也可以让人感受到奔狂的恼怒。
语言本身更像是人的特性的某种反映。它不能用人的情感、理性或者感性来解释或者定义。它更像是人本身思维的一种表达。
也就是说,语言本身具有两个比较鲜明的特点:
1、它并不要求也不是一种规范和统一。
这一点就语言的具体细节讲,可以讲很多。
单单只从语言的形式上看,可以有反问,感叹,倒叙,倒装,省略,谐音,象形等等让人产生情感和想象力波动的形式。
从逻辑的严谨性上看,很多特定的句式:“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果——那么”都是“两段论”,而不是严谨的“三段论”。这些句式都天然省略了一个语言发出者默认的条件,这就导致整个语言段落的逻辑体系在表达(也就是语言本身的功能)上并不可靠。
2、它天然是主观的人的一种表达,而不是其它客观的存在或事实的天然反映。
用语言对同样的一件事进行描绘,不同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文笔和段式,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看法。而不同的人看同样的文章,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思考。
最后,我们真正认识世界还是要在实践与观察中完成,也只能是在实践后完成我们的一个认知过程。语言永远不可能取代实践对客观事实和存在的检验作用。
在开放的语言环境中,对思维的束缚会减少
如果我们的语言处处都将客观事物的运行描绘的极其确定和明确,则意味着我们对事物的本质有了清晰的洞察。
由于人的有限性,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客观事物的本质都有很好的洞察,加上语言的非标准和主观性,我们的语言并不一定能够吻合式的反映我们想要描绘的客观事物。
如果不能保持对客观事物及其运行规律的开放性表达,则我们的思维就不会在思考中保持开放,以至于在我们谈到未知和暂不了解的事物时大概率偏离准确的认知,也容易失去找到认识事物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的头绪的线索。
这样的话,我们的思维和认知很容易在语言的束缚中被禁锢而迷失和失去活力。而保持语言的开放性,可以将这种负面的影响尽可能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