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续谈与小建细讲
我们只看到这个人头发晕就开小柴胡汤,这样的做法在辨证上一定不是很精致的,因为我们有苓桂术甘汤的目眩,有真武汤的目眩,有五苓散的目眩,有很多很多其它的病,所以这一定不是很精致的。可是以一般医生在临床来讲,他又有它好用的地方,就好像我们说,不管是哪一种的失眠,我们用温胆汤,都会好一些,甚至好很多,也就是,不太区分它的这个细部的病机,有些方子用起来的胜算很高。同样的,这一类的柴胡系或者说少阳区块的药,在针对目眩的时候,也算得上是胜算很高。一般人什么晕眩什么的,他或许是脑虚,或许是痰饮,或许是水逆,可是给他吃少阳区块的药,小柴胡汤,温胆汤,其实都会有某种程度的疗效。
小建中汤的基本结构算是桂枝汤的底子。所以,它虽然是个补药,可是它收束邪气的那个力道并不强。如果在改方的时候,用什么人参黄芪去补他,虽然有可能补得到,但是它束邪的力道还是很强。当一个很虚的人感冒的时候,我们是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因为他很虚,所以我们要用黄芪来帮忙,柴胡才能够从腠理里面发出来。
伤寒与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误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当我们在太阳感冒的时候,或许你是有桂枝汤证,葛根汤证、麻黄汤证。但是,只要里面掺杂了一些柴胡证,比如说往来寒热啦,口苦啦,胸胁闷的,想吐啦,就当你有掺杂到一点点柴胡证的这个痕迹,让你可以发现这个太阳表证里面有柴胡汤的主证框架存在的时候,那我们就可以用小柴胡汤,这是一点。那第二点就是说,当一个柴胡证的人,他被人误下之后,他可能比较虚。当人的体质比较虚的时候,吃了柴胡汤,柴胡汤的主证框架如果还在,那我们还是可以用柴胡汤,但是,这位比较虚的人吃柴胡汤会容易晕眩反应,它上面写的是说,先全身颤抖,然后出一身汗。
麻黄九禁的这些虚的状态是适合用小建中汤的。而同样的,除了当做这个补心肾气血阴阳的这个基本的方剂之外,小建中汤它也是一贴可以帮少阳药打底的方子。如果我们的少阳区块,是一个很虚的少阳区块,用了柴胡汤,好像有一点根本走不动的时候,那么用小建中汤,来帮忙少阳区块打底也是可以的。而在这样的看法里你就会发现,如果你拿小建中汤去帮麻黄汤打底的时候,好像小建中汤的结构是在做同一件事情,而如果你拿小建中汤,再帮柴胡汤打底的时候,你又会发现小建中汤好像在做另外一件事情,而这两件事情其实都是小建中汤的功用,所以我们大概要从这两个方向,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小建中汤做的什么,这样子。我们呢,先来看一下七十二条跟七十四条的主证是如何的不同。首先呢,七十二条它的主证是,“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他说你的这个脉啊,如果把脉的时候,浮取啊,称这个脉,有涩脉,而你比较按下去之后呢,发现是弦脉。我们一般,伤寒论的注家会说,这个按下去也按到弦脉这些我们就当作是少阳脉,以注解家的角度来讲,如果不解释成少阳脉的话,整件事情会变得很难讲,所以只好说这个弦脉是少阳脉。实际上如果你要说张仲景说的这个阳跟阴,有可能是寸关尺的阳跟阴啊,这个人寸口的脉涩,打这个尺部的脉很弦,张仲景的文字有没有可能这样解释?有可能的。但是为什么注解家不喜欢这样解释?因为,这样解释以后,会很难自圆其说,所以就变成,历代的注家就找一个我们在临床上比较容易自圆其说的解释法。就是说,基本上这其实是一个少阳病的弦脉了,只是它在你刚摸到的时候还没有感觉到这个脉绷成一条的时候,你会先在这个脉象上面感觉到另外一件事,就是这一条弦脉。它在跳动的时候,你摸到这个表面,会觉得这个脉搏,一下一下过去的时候,在皮肤底下隐隐的好像有一种摩擦感,这个涩脉就是有摩擦的感觉,这个脉有一点不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