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临起床时瑜伽班一位之前相熟之人打来语音电话,曾经无话不谈的两个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变成了点头之交的熟人。久未联系,咋一看到消息,心里瞬间涌起了十万个为什么,她怎么会突然打给我,她找我会有什么事,随之各种猜想一股脑儿涌入脑子。稍一犹豫还是接起电话,电话接通后,两人还是和之前熟络时一样,没有问候,没有客气,直接进入主题:
“一周上四节瑜伽课感觉怎么样?”
“还好吧,每天一节没问题。一天两节课还是吃不消。”我如实回答她的问题。
“每周两节课,感觉很无聊,想再报两节,就怕吃不消。”
“一天一节课还好,上周安排一天两节不行。”
“那我不行也报两节玩去。”
“可以,要不你先试一周再报课,不行就一周两节先上着。”
“还是直接报课吧!都上这么久了,不好意思再试课。”
久未联系,两个人说起话来还是毫无距离感,丝毫不玩虚。之所以好久不联系,与我是认为两个人性格上,三观,爱好相差悬殊,来往过密容易内耗。与她我猜想应该是太忙,顾不上吧!她离异后一个人生活,现在女儿也成家了,她一个人生活,时间宽裕,经济宽裕,性格开朗的她交往广泛,喜欢旅行,因此顾不上我也能理解。之所以一起上瑜伽课,也是去年我在一次上课的路上偶尔碰到她,她听我说上瑜伽课,就跟我去看了看后,也报了课,学习时间不长,但有舞蹈基础的她学的不错,就这样我们又多了一层共同爱好,虽久未联系,但聊起来还是丝毫没有嫌隙。
年轻时朋友不多,每一个都要用尽全力维护,遇到这种久未联系的情况,确实会胡思乱想内耗自己。现在的我早已不再纠结这个,完全可以平静的接受散去的情谊。人的一生,总有些无法开口的隐秘初衷。有些事,有些人无法长久的热络也是情有可原的,有些人走开之后就再也没有归来也是可以理解的。常常安慰自己: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就很好。
王志文在《天道》里有句台词:“在你背后捅刀子的人,往往都是熟人,因为他们知道你的秘密最多,知道刀子往哪里插,对你伤害最大。”也有人说:与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场灾难。这几年经历了一些事,也看清了一些人,发自内心的开始接纳“君子之交淡如水”。年过半百后也慢慢明白:人与人的关系其实根本不能靠表象来判断。你无法想象,生活中那些看似亲密的人,背后对你抱有多大的恶意。你的才华,你的富有,你的幸福,在他们眼里都是不可饶恕的罪。但凡你生活好一点,他们就会嫉妒到双眼发红,就会在背后使绊子拉你下水。你以为别人难的时候你帮了对方,当你难的时候对方也会反过来帮你。事实是你难的时候对方未必会伸以援手,但有可能会落井下石。人性最大的恶,是不懂感恩;人性最丑陋的一面,是忘恩负义。帮人不可太过,对人不可太好。太过了就会被人恩将仇报,太好就会遇上忘恩负义之人,这就是人的劣根性。
这几年遇到一些事,我也失去了一些曾经以为会相伴终生的朋友。有个在玩空间时认识的朋友,她因为喜欢我的文字而主动加了我,后来发现两个人生活的很近,于是就从网络走入生活,结伴一起玩,一起美食,一起聊天。曾经她和我聊到家事,感情上的事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我都会不厌其烦的耐心聆听,真诚开导。后来她因为和老公有矛盾,带着孩子上我家一住就是一周,再后来的一次她打电话说要来我家,让我去接她,偏巧那天我有私教课,不好请假,让她自己搭车过来,她就挂了电话再没和我联系,当然那天她也并没有来我家,后来我下课后忙着应付家长,批改作业就忘了接她的事。第二天我发信息问她怎么不来,她回复的很是冷淡,不久我发现她在微信中屏蔽了我,后来她甚至拉黑了我。我们从陌生人回到了陌生,期间她对我的好,我还是会常常想起,却再也没有理由去主动联系她。
还有一个朋友,我们曾是同学,毕业后一直书信往来,后来有了网络,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聊天,吃什么干什么的,事无巨细都要互相讨论。期间因为她身体不好,我也从不放在心上她对我的时冷时热。因为她身体的问题我也曾逢人打听医生,为她找寻各种看病的渠道,打听各种特效药。后来突然她就不再回复我的消息,再后来我打电话去她也不接了,我们联系方式还在,却再也没有联系过。起先我以为是她身体出现了大问题,才和我断了联系的。后来通过熟人了解到其实并不是,她生活的很好,提前办了退休后,自己开了个店,做得风生水起。知道她很好,我也就释然了。
突然失去一个掏心掏肺地朋友,我心里的痛是不言而喻的,好在我在这段情谊中努力付出过,所以我并不遗憾或者后悔什么。知道她很好后,我也就完全释怀了。如果一段关系需要我全程付出,却不能被对方同样珍惜,离散是迟早的事情。后来我反思这段情谊时认为自己不是错付了,而是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有人说与人交往最忌讳的就是交浅言深,我想在这段情谊中我正好是犯了交友之大忌讳的吧!
前两年,我也经常热情洋溢的约见朋友,其结果不是遭遇委婉的拒绝,就是被人放鸽子,抑或是反复约好聚会后爽约,过后说实在太忙以后再约的朋友,其实谁都知道,“忙”只是我并不是你优先排序的人而已。有些人看清了,也就看轻了,不再主动的联系。还有一些多年亲密无间、时常问候、偶尔相互打扰的朋友,后来却不知不觉再也没有消息……对此我也曾逐个换位思考,站到(前)朋友的角度权衡我们之间的情谊: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居然没有第一时间放下工作来接我,还有情绪不稳定的朋友,她会认为你对我的好是有什么意图的,我不断的防着你冷漠你,你却不自知……我珍惜多年的情谊,也曾试着修复,一点不愉快相互理解一下应该可以翻篇吧,让我们共同向前看。然而,未果。好吧,我承认,我也是个不尽完美的普通人,如果情谊已然到了论是非、论得失的时候,大概是该结束了。
重要的转变,从来不是一个圆满的故事。我是一介平民,身上没有光环,背后没有资源,本来朋友不多的我,失去一些情谊对我而言不会有什么落差感和太大的失去感,只是生活让我体验到了什么是滤镜下的真相。接连出现友谊小船说翻就翻的“事故”,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目前以及肉眼可见的未来对人提供不了什么“有用”的价值,没有利益加持的情谊一文不值也在情理之中。反思曾经的“情路”,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你好了,世界才会好;不是朋友多了路好走,是路走好了朋友才会多。
这几年,各种变故后,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少,我也缺乏了热情和主动,开始试着学习独处,不断的提升自己,修炼自己。在修炼的路上我最感谢的应该是瑜伽。瑜伽不止是调整体态的一种方式,关键还是内修的一种手段。当情绪低沉时,整个人状态处于低谷时,也是体态最差的时候,弯腰驼背,毫无精气神,总觉得心里没力量支撑自己昂首挺胸,也就是当心气不足的时候,没力气支撑体态,当心态调整好以后,好的体态又回来了。
练瑜伽的过程中,用心去感受每一缕气息和肢体动作,在呼吸吐纳间修行,体悟生命的能量,让人逐渐变得心静和平和,每一次的练习都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是向自己表达爱与关怀的方式,动起来身体感和世界感会被激活,身心管道会被打开,身体也会与外界连接起来。瑜伽会让人更敏感,学会内观,更好的关注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得到新的经验,新的领悟,新的学习,新的领悟。有人说:运动能治愈一切,在我看来尤其是瑜伽这种内外兼修的运动方式。练习瑜伽的日子,看似每一天毫无波澜的重复,总有一天身体会感知到坚持的意义。
通过对情谊,瑜伽的分析再说到朋友问到瑜伽课的感受,我想我是不会说太多的,毕竟每个人感受不同,看法不同,说太多了就给人一种自己被PUA的感觉。知道我的回答她是否满意并不是我能掌控的,所以这事也就不会过分放心上。也许她在问我时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呢,我又何必在乎那么多呢?
人到中年,越来越感觉“人脉无用”。陈果说:“人群的治疗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益需要建造人脉,这仅仅是互为功利;还有一种是寂寞者的相互取暖,这是廉价的交往。”半生的经历告诉我,如果你认认真真经营人脉,多半会寒心,如果你没有利用价值,做什么别人都不会在乎你。一个人自身的价值,决定了她拥有多少人脉资源。
人到中年,不在一个频道的亲友不会是人脉。那些所谓的亲人,其实他们是不喜欢你日子过好的,至少不能比她好,还有同学,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是一个层次的人,后来变得参差不齐了,也变得陌生了,谁都不是谁的人脉 。再说一起工作几十年的同事,其实也不是人脉。同事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平时相处时就会处处互相设防,最明显的是“单位人事变动的时候”,大家都想要一个更好的岗位,都想把身边的人挤下去。单位上,有一种现象叫“人走茶凉”。如果你离开了某个单位,老同事也就看不起你了,你求他们帮忙,往往是自讨没趣。从同事关系,升级到朋友关系的,不是没有,只是微乎其微。
抛却这些因缘际会的熟人,现实点说,人到中年,其实很难交到真诚的朋友。人到中年,和人交往,大部分是因为某种利益捆绑在一起,还有一些人是同病相怜。事实上,陪你一起抱怨人生的人,以后发达了,也不会理会你了。因为他加入了新的圈子,放弃了旧的圈子。
人这一生,只能自渡。张爱玲在《半生缘》中写道:“人到中年,时常觉得孤独,因为一睁开眼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和任何人交往,都要留一个心眼,别把自己的命运交到他人手里是底线。一个人越苦的时候,越要靠自己,因为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摆渡人。
当然,“人脉无用”,并不是说让你拒绝所有的社交,而是让你做一个有情有义,却独立自主的人。与任何人交往,前提是看人品,懂感恩。人际关系,靠感情维系,靠价值升华。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是底线。